中国古代兵器

中国古代兵器

ID:45412108

大小:2.5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1-12

中国古代兵器_第1页
中国古代兵器_第2页
中国古代兵器_第3页
中国古代兵器_第4页
中国古代兵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兵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兵器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防也。”兵器的分类热兵器热兵器即以火枪和火炮为代表的大多需借助火药作为能源的武器冷兵器广义的冷兵器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中国冷兵器的发展石器时代的兵器青铜时代的兵器铁器时代的兵器中国古代青铜兵器从出土的古代青铜兵器看,它包括戈、矛、戟、钺、刀、剑、匕首等戈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带柄兵器,可用于勾、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在古代,戈和干合称“干戈”,是各种兵器的统称。镶嵌兽面纹戈(商)该件戈的头部为三角形援,长方形的内部以

2、绿松石镶嵌兽面纹,精丽工致,应当是礼仪中使用的兵器太保戈(西周早期)长23.7cm、援宽4cm、内宽2.8cm,一九六四年河南洛阳北窑村西周墓出土中胡二穿,援背略微拱曲,援中有脊,刃锋利,阑上突出一齿,内端向外倾斜。援的后部饰有浮雕状龙头纹。龙纹戈(西周)18.5×11.5cm直内,宽胡,栏下三穿。胡援交接处饰一夔龙纹,巨夔张口怒目,有弯曲角,凶猛刚烈。夔身细长,两足,夔尾上卷。秦子戈春秋后期长23.1cm,宽11.5cm,重0.240kg,戈长刃,直“内”,内上有一长“穿”,胡上有三“穿”,有“栏”,援上刻划铭文矛矛属于刺兵,是枪的前身。原始社会

3、,人类就用兽角、竹片、尖形石块刺杀动物,後来加上柄,就成了矛。 矛是一种纯粹的刺杀兵器。其构造简单,只有矛头、矛柄两部分。矛头分为“身”和“骱(jiè)”两部分。矛柄有木柄和积竹柄两种。钩矛(春秋后期)长23cm,宽9.4cm矛窄长无叶,骹呈锐管状,一侧伸出有刃的弯勾,能刺能勾,提高了杀伤力,但使用钩时,其反向作用力易使矛头脱落,此类钩矛在后世发现极少蝉纹铜矛(战国)高28.3厘米1991年四川省彭州市致和乡红瓦村战国窖藏出土,四川省彭州市博物馆藏。两件成对,形制纹饰均相同,矛身略呈菱形,两面分别饰变形蝉纹、手纹。其刃口锋利,纹饰精细,为巴蜀式铜矛

4、中的精器。青铜蟠螭纹铺首矛(齐国)长29.6cm,重389g青铜铸造,兵器。矛身细长,刃锋利,脊部起棱线,呈亚腰形,供插吸用。靔部铸有蟠螭纹,一侧浮雕铺首衔拱形环,可系长缨。整体表面光洁完整,做工精细,品级较高,不是一般士兵所用之物。吴王夫差矛这件兵器为青铜铸造,其状如矛,长二十九点五厘米,两面脊部均有凹槽,凹槽基部有铺首装饰,铺首有孔可系绦,銎部中空,器身遍饰精美的几何形花纹,上篆错金铭文八字:“吴王夫差自乍(作)甬(用)”。戟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戟在商代即已出现,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

5、似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戟的类别有长戟、手戟、双戟等。手戟柄短体轻,可刺可掷,是性能优良的防身自卫兵器。长戟、双戟则柄长体重,杀伤威力大,其中带单月牙刃的称为青龙戟,带双月牙刃的称为方天画戟。清代杂兵中有一种,月牙短戟,或名手戟,除月牙刃外,上有尖锋、曲钩,亦具有勾兵、刺兵、割兵、兵等作用。商鞅戟(商)钩刺兵器,形似戈,长援向上微弯,上下有刃,中部有脊。此戟上有铭文“十三年大良造鞅之造戟”。。”。战国青铜戟此件戟,矛与戈合铸在一起。矛的叶面较窄,两侧开刃。矛的基部为一扁圆形銎,上有小圆穿,用以固吸。銎一侧为戈。戈援向上弯曲,援部

6、上下皆开刃。胡上有三刺,胡部也开刃。戈的内部被矛的銎替代。戟是一种合戈与矛两种兵器为一体的武器,可以前刺,亦可以横击与勾杀,功能强大,使用灵活。钺钺作为一种兵器,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发展而来。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镶嵌十字纹方钺(夏)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 藏志:  上海博物馆馆藏。长35.6cm,宽33.2cm。重5kg。 刃部平口无锋。阑旁有两方孔,似用于

7、皮条捆扎。器中心一大圆孔,正反两面用形状规整的小绿松石片镶嵌成两周十字图案,并在其内外用绿松石片组成两个圆周将其围住。图案排列整齐,又富于变化。目雷纹青铜钺(商)藏志: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通高35.2cm,刃宽34.8cm,肩厚1cm,重6kg体扁近长方,长略大于宽,上厚下渐薄。上方正中伸出厚内,其中有一穿,两旁肩上亦各有一穿。两侧渐张,至弧刃最宽。上边和两侧饰目雷纹,侧脊浮凸鱼形几何纹。钺中央镂出大口,上角翘,下角圆,上下各布一排利齿,口围一周鱼形几何纹。镂空大口为兽面简省,仅取呲嘴咧牙形状。嵌红铜云纹青铜钺(商)藏志:

8、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通高36.5cm,刃宽36.3cm,肩厚1cm,重11.4kg。   这是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