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 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 苏教版

ID:45431406

大小:46.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 苏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苏教版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中的一节内容,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

2、,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本节教材的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初步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3)德育目标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观念。3、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

3、与水反应。(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二、说教法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以滴水点燃酒精灯的趣味实验入题,使“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三、说学法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表现形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具有对

4、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从更深层次看,这是一种素质。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因此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例如,在讲到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现象进行解释,由现象推断实验产物。由溶液变红的现象,推断有碱生成,得出一种产物为氢氧化钠。同时根据金属钠四处游动推测有气体生成,然后再由教师做演示实验,收集并点燃气体,证明该气体为氢气。2、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目的是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兴

5、趣,增加实验现象的能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增强合作的精神。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新课程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抓住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性质,再深入到结构的方法。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

6、表面颜色的变化。2、将金属钠加热,观察实验现象。3、将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同时,为体现环保意识,将钠和氯气的反应用录像的形式展现。通过这些实验,由几位学生叙述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其他学生补充。在此期间,教师适时点拔,学生自学、互学、分析、讨论、发言,利用屏幕和板书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小结,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如钠的物理性质小结,钠与水反应现象小结。将实验中的各个结论提取出来,学生感到清晰、明确。(三)、由表及里,学以致用通过学习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分析钠在反应中的化学价变化,得出钠在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并让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释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着火的钠能不能用

7、水来扑灭。同时解释“滴水生火”的原因。最后介绍钠的存在形式、工业制法和钠的用途。(四)突显重点,突破难点钠与水反应是本节重点和难点,需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对该反应进行分析。①首先是学生亲自操作钠与水在烧杯中的反应,这样体现实验真实性,可靠性。使学生在亲身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享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教师适时提问,说明钠的性质。在此期间,用谐音“芙蓉又想红”来巧记小结钠和水反应的现象。②其次,在该实验中可以用滴加了酚酞的溶液变红来检验NaOH,但是不能检验另一种产物氢气,故将钠和水的反应进行了改进。用u型管(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