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

ID:45450279

大小:36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I)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1.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懋穑劝分”;卫文公则制定了“务材、训农、通商、惠工”等政策;诸侯会盟也都把维护正常商业交往作为重要的内容写入盟约。这些做法A.迟滞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推动了民间市场的最终形成C.降低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提供商业发展必要的政治保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各诸侯制定相应政策保障商业的发展的做法,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故D项正确;商业只是辅助,农业仍是主导,这些做法并不会迟滞小农

2、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民间市场,民间市场出现于南北朝,故B项错误;诸侯的做法提升了商人的地位,故C项错误。2.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A.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B.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C.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革新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中“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

3、铁口犁铧,尖锋双冀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说明西汉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达,故B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汉代农业经济·精耕细作3.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冶铁技术的提高B.绘画艺术的进步C.佛教文化的影响D.思想观念的变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

4、的画像石雕刻线条较粗,不够流畅,而到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刻画精细。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新的雕刻刀具的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冶铁技术的提高,制造出了更加坚硬的刀具,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石刻技法的变化,与绘画艺术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是指技法上的变化,得益于雕刻工具的改进,佛教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思想观念的变迁并不能使材料中的雕刻技法发生改变,排除D项。4.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5、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也被北方人接受,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能反映唐朝中期“南茶开始北运”,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实际上南北方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排除;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点睛:我国古代经济重心

6、的南移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随着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逐渐被北方人接受。5.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A.政府

7、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C.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国家收入中,钱的数量逐年上升,而谷物和布帛逐渐降低,从侧面反映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收入减少,而是强调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钱币收入增加,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南移信息,且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与材料不符,排除D。6.据《续通典食货》记载:交子三年一届,其肇因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混用而不便于携带;迄神宗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

8、同于伪造官方文书。据此可知宋代A.金属货币不被认可B.交子最初由商人私自发行C.金融秩序相当混乱D.纸币的合法地位确立【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说明交子正式由官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