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

ID:45452231

大小:2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I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也就是说小宗过了五代(高祖、曾祖、祖父、父和自身)之后必须另立宗室该制度规定的目的是A.强化诸侯的宗主地位B.防止小宗势力扩大C.确保嫡长子特权完整D.保证小宗血缘纯正2.《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

2、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C.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A.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B.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4.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朝代农业措施西周休耕制战国“尽地力之教”秦汉“地可使肥,又

3、可使棘”唐宋禁捕青蛙明清“桑基鱼塘”A.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B.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D.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5.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6.秦代始创传国玉玺。东汉一学者说:“玺者,印也。印者,信也。”东晋皇帝南渡时,几代皇帝没有传国玉玺,被嘲讽为“白板天子”。这反映出A.秦代传国玉玺的价值贵重B.君权

4、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C.宗法观念强调嫡长子继承D.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7.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8.《晋书·列传第六》记载:卫瓘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用使朝廷德让,野无邪行。……魏氏承颠覆之运,……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于

5、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厉进贤之公心,核在位之明暗,诚令典也。”这说明卫瓘等主张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B.恢复由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C.通过考试发现选拔人才旨D.建立由上而下选拔官员的制度9.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D.社会舆

6、论影响政治生活10.唐代都城寺庙宫观星罗棋布,城内利用寺庙祭日人多之际经常举行“庙会”等流动交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唐代的庙会A.反映唐代市民文化繁荣B.推动市坊制度逐步瓦解C.展现了城乡的繁华景象D.为草市活跃提供了条件11.史载,宋朝湖州(地处今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位于今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今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

7、种茶”;颖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宋代A.经济结构变动B.经济重心南移C.小农经济衰落D.农产品商品化12.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与大臣讨论到开疆拓土的议题,宰臣吕蒙正以隋唐为例,指出隋唐两朝数十年间,四伐辽东,人不堪命,认为“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苏轼在为皇帝经筵讲读中,强调“讲读之官,谈王而不谈霸,言义而不言利。”《资治通鉴》批判汉武帝时期的内外举措“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奢宫室,外事四夷……”这些反映出宋朝施政与制度建设的突

8、出特征是A.以儒家的纲常有序、仁政及重义轻利等正统理念为指导B.注重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和国内秩序的稳定C.实现建立大一统帝国的发展道路D.善于总结汲取以往历代之乱兴衰的经验教训13.如右图为徐渭名作《榴实图》,画中的狂草自题诗是“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据此可知,该画作A.追求诗书画相结合B.体现神形兼备C.表现手法灵活多变D.意在借物抒情14.元人程钜夫在《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