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5453688

大小:19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夏者,中国之人也。”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两则记载中关于“中国”的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二者的含义同指当时的华夏民族B.二者的含义同指天下的地理中心C.前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后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D.前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后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夏者,中国之人也。”可知夏者指的是华夏民族所聚居的地方,所以许慎

2、认为中国指的是华夏民族,是一种地理中心。而“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其中的中国指的是北方的曹魏政权,故此处的中国是一种政治中心,所以此题选择C。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对中国的理解【名师点睛】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中国以外称为四夷。古中国直辖地区为汉地,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3]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促成汉文化圈,南北朝建“四夷馆”。明朝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

3、缅甸等等。自清朝统治中国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渐渐被打破了。2.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宗法制主要目的的理解。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微子启虽为长子,但其

4、母当时身份不是嫡妻,故大臣力争,以保证权力与财产的继承分配问题,故C项符合题意。A项虽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的;BD两项从题干中反映不出来。故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归纳:①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②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③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宗祠;④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至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它的影子。3.《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

5、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C.兼并战争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周朝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周礼在维护周朝统治中的作用。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从材料中的“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亡于楚国”等信息可以看出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兼并战争

6、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以及由分封制和宗法制反映出的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4.礼源于原始初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生活禁忌,夏商时期发展较完备,“礼,履也,所以事神而致福也

7、”;周公“因于殷礼,所损差”,创立周礼,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框架。这反映出A.礼是民俗的概括和反映B.宗教性文化向伦理性文化转变C.王位纷争得到制度性解决D.社会体系和组织原则完全确立【答案】B【解析】事“神”而致福也意在强调礼属于宗教性文化,后来礼被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框架也就属于了伦理性文化,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民俗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礼也解决不了王位纷争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社会体系和组织原则只是刚刚确立而未完全确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5.下面是国家博物馆对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中关于合金成分

8、叙述的制图。这一制图能够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铸造技术高超B.铁器产品多样化C.手工业生产规模化D.冶炼业分工细致【答案】A【解析】据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