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4.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2019-2020年高中语4.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ID:45456506

大小:73.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中语4.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语4.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4.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4.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4.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4.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4.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梁思成【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四、美育渗透目标通

2、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难点: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

3、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

4、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

5、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梁思

6、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

7、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2)小组交流讨论。【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

8、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