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十次周练试题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十次周练试题

ID:45461565

大小: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十次周练试题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十次周练试题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十次周练试题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十次周练试题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十次周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十次周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语文第十次周练试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剥啄(zhuó)    上乘(chénɡ)拘礼(jū)锱铢必较(zhī)B.没镞(zú)付梓(xīn)斟酌(zhēn)清沁肺腑(qìn)C.岑寂(cén)憎恶(zènɡ)胸襟(jīn)深恶痛嫉(jí)D.蕴藉(jiè)尺牍(dú)流弊(bì)咬文嚼字(ji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蛰伏 原动力 指手画脚 苦思冥想B.坐镇绩优股礼义廉耻焕然冰释C.表率黄梁梦千古之谜弥天大谎D.

2、针砭绿茵场真知卓见提纲挈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巧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4.下列

3、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B.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D.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  )①如果我们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开发具有实际用途的科学知识,而仍然________于审美文化的民族传统,其结果是有害无益的。②契诃夫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既嘲笑了当时的所谓“上流社会”,也________了一些虚无思想。③在经济上,________欧债危机仍在扩大,美国经济并未明显回温,全球经济可能形成长期衰退局面,台湾经济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形势。A.沉溺 寄寓 鉴于   B.沉溺 寄予 基于C.沉浸 寄予 鉴于D.沉浸 寄寓 基于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9题。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

5、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

6、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

7、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6.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者举“推敲”一例,意在说明什么?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