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南水北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南水北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ID:45470497

大小:60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3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南水北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南水北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南水北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南水北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南水北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南水北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水北调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1—2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参考答案】1.B2.D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于大量调水,会减轻汉江下游的防

2、洪压力,A错;可能加剧北方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盐碱化问题,B错;与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无关,C错;调水到北方,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故选D。南水北调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2.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线路南水北调三线比较比较项目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水源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入区淮河下游、山东黄河下游、海河流域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西北干旱地区引水线路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地形地势对调

3、水线路的影响黄河以南需动力抽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地形复杂,工程量大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水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差总评最具有现实意义现实意义大具有生态意义3.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①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②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③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2)消极意义(以东线为例)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引起河口地区

4、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②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③对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沿线土壤易发生盐碱化。④沿线经济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完成1—3题。1.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①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③华北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南水北调东线中,不需人工抽水站,可实现自流供水的河段是A.长江—淮河段B.淮河—黄河段C.淮河—海河段D.黄河—海河段3.2013年12月8日,东线一期工程通水,淄博

5、市率先用上了长江水。淄博市A.应大幅度降低水价B.应减少抽取地下水C.可大力发展制革业D.可减少喷滴灌设施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千米,被称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1)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2)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的原因。(3)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后将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严重缺水的困局。为缓解北方缺水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C2.D3

6、.B【解析】1.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实施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其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但南方降水多,水资源充足;华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径流量分布不均;南方降水多,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故选C。4.【答案】(1)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2)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3)修水库;人工增雨;提高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提高

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中要倡导人们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解析】(1)南水北调对于输入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态角度回答。(2)技术难度大需要从克服自然条件的困难角度(穿越河流、山脉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回答。(3)缓解水资源短缺需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回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