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歌二首》教案 长春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歌二首》教案 长春版

ID:45471639

大小:50.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歌二首》教案 长春版_第1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歌二首》教案 长春版_第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歌二首》教案 长春版_第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歌二首》教案 长春版_第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歌二首》教案 长春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歌二首》教案 长春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歌二首》教案长春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掌握背诵的技巧。2.朗读成诵,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中名句内涵,并且适当扩展。领会诗中的哲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致,进一步学习抓关键词欣赏诗作的方法。3.形成对陶渊明的正确认识,体会其思想中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朗读成诵,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中名句内涵,并且适当扩展。教学难点形成对陶渊明的正确认识,体会其思想中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汉书·杨恽传》中有这样的句子:“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2、。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这几句所体现的情感是崇尚田园自由恬淡的生活,主张人生之乐亦有自然朴拙之乐。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中国诗歌史上的“田园诗”。被认为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的人是谁?我们学过他的哪些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诗歌二首》,走进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二、学习《归园田居》。1.了解一下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仕宦家庭。陶渊明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令即指陶渊明,桃花源是从陶渊明的《

3、桃花源记》一文脱化而来的。出任彭泽令时,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就离职回乡。这时,他41岁,以后再没做官。《归园田居》共五首,推测写于辞官归家的次年,即42岁时作。课文选的是第三首,是能显示陶诗风格特色的一首。诗人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决意弃旧图新,归隐田园。全诗表现了诗人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2.读读、讲讲、问问。先由老师朗读,然后学生齐读、自由读,读顺畅。要求: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重音。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1)这首诗表现的是怎样的生活?劳动生活。(2)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4、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3)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4)劳动时诗人的心情如何?乐此不疲。(5)诗人告诉我们的仅仅是如何劳动吗?不是,诗人是在表达自己的生活追求。(6)你觉得文中的“愿”是什么?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返璞归真,逃离世俗。(7)你觉得“盛”与“稀”的对比用意何在?写出了田地的荒芜。另一说乱世之秋,小人当道。(8)第三、四句意在表现什么?诗人的辛勤。(9)第五、六句意在表现什么?劳动的艰苦。(10)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运用赋的手法、描写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意境平淡而

5、奇特。3.小结。诗的前四句记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本作“穢”,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污秽解)。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4.第五句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既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

6、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5.课堂小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

7、”供大家欣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一)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其五)6.布置作业。背诵全诗。板书设计归园田居陶渊明(前六句)劳动情形:地点、原因、劳作、归家——赋、描写(后两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