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

ID:45480232

大小:28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1.[xx·浙江测试]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C.战后科技革命

2、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解析:题干反映了当时美苏两个国家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大国,都想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格局,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答案:A2.[xx·广东名校联考]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B.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C.二战后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解析:题目的问题是“杜鲁门认为

3、冷战的根源”,因而要从杜鲁门的角度出发,“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突出的是“共产主义”,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因而A项正确;而B项从杜鲁门的立场看,强调的是“扩张”,不是苏联保障安全,故B项不正确;杜鲁门强调的是“回答”,是一种被动的反应,若说“美国试图控制苏联”则是主动的,故C项不正确;D项是外部原因,且与杜鲁门的话无关,故不正确。答案:A3.[xx·湖南湘潭一中模拟]国务卿希拉里抵达缅甸,开启对缅甸的“历史性访问”。美联社与路透社都将此举视为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赌博”,文章充满了“冷战”思维

4、。世界史上“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B项正确。答案:B4.[xx·陕西榆林模拟]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已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C.

5、古巴导弹危机D.海湾战争解析:题干“意识形态对立”“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等信息符合1950年的朝鲜战争,1953年签订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故A项正确。答案:A5.[xx·安徽师大附中模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

6、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解析: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强大,尤其是中国国内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崩溃,引起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仇视和恐慌。为阻止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展,美国迅速改变了对日政策,扶日反共,把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堡垒。联系材料本题选B项。答案:B6.[xx·湖北武汉调研]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  )时间大事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A.苏联力图维护二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C.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

7、替D.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解析: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反映了双方关系的缓和,柏林墙的建立和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双方对抗的加剧,B项说法错误,A、D两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应为C项。答案:C二、提能题组(本题组分为两部分,7~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3、14题为材料分析题,每题26分;总合计76分)7.[xx·湖北联考]关于右幅漫画所反映的对外政策,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批评意见,认为它“开了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他国的先例”。批评者的理由是(  )A.无视欧共体力量的壮大B.主观上排斥东欧国家加

8、入C.公开叫嚣遏制共产主义D.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美国此举是“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欧洲,可知这是马歇尔计划。美国希望通过该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但也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出现了“批评”。故选D项。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马歇尔计划提出于1947年,可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C项表述不当,马歇尔计划是用隐蔽的经济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答案:D8.[xx·江南十校联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