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讲义 空山新雨后—— 诗歌的语言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讲义 空山新雨后—— 诗歌的语言

ID:45481802

大小:53.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讲义 空山新雨后—— 诗歌的语言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讲义 空山新雨后—— 诗歌的语言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讲义 空山新雨后—— 诗歌的语言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讲义 空山新雨后—— 诗歌的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空山新雨后——诗歌的语言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空山新雨后——诗歌的语言一、回顾《诗经》、《离骚》、《古诗十九首》的内容,思考它们的语言特色。孔夫子在《论语》中有一段关于文学的论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质朴。文:文饰。史:虚浮不实。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二、《诗经》的语言特色1.二个字为一个节拍,节奏感比较强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重章叠唱《采薇》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2、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而且这样的从春到秋又岂止是一年而已?3.形容词摹声摹形《蒹葭》里“苍苍”、“萋萋”、“采采”。其他篇目:夭夭、灼灼、霏霏、肃肃、翘翘、晰晰等,双声如参差、踌躇等,叠韵如辗转、窈窕、崔嵬、逍遥等。《伐木》

3、里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鼓钟》里的“鼓钟锵锵,淮水汤汤”。《江汉》里“江汉浮浮,武夫滔滔”等。4.押韵隔句押韵,一般是押偶句韵,也有句句押韵。《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霜”“方”押韵。《硕鼠》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鼠”、“黍”、“女”、“顾”押韵。5.表现动态中的美《卫风·硕人》描绘女主人公形象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王维《鸟鸣涧》的“月明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之“惊”字,也特别富有动态之美。三、《离骚》语言特色“兮”字是骚体

4、的重要表征,甚至成为人们判断骚体的一个重要乃至唯一的标志。屈原骚体“兮”字表征有三:一是基本上句句皆用;二是位置较为固定;三是除《招魂》“些”、《大招》“只”之外,很少用其他语气词替代。1.句式以杂言为主,参差错落,灵活自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2.大量吸收楚地方言入诗,辞采丰富,语言华美相较于《诗经》的语言风格,屈原的文字充满了想象力,是典型的文人创作,辞采丰富华丽,句式多变,而且句子内部充满了变化的情绪,这是中国古代诗歌走上文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基本上确立了后世诗歌创作的走向。四、《古诗十九首》语言特色《古诗十九首》的文字非常简单朴实,然而它

5、的含义却十分幽微,容易引人产生联想。清代学者方东树在他的《昭昧詹言》中说,“十九首须识其‘天衣无缝’处”。就是说,这些诗写得自然浑成,看不到一点儿人工剪裁的痕迹。1.叠字的运用超凡入圣:《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第一,连贯而下的六叠字全是形容词,并且都处于句首,既显示出其强调作用,又使句与句之间形成整齐的对偶。第二,“青青”与“郁郁”,“盈盈”与“皎皎”,“娥娥”与“纤纤”,分别位于对偶句的句首,这称为三对叠;而“青青”与“盈盈”,“

6、郁郁”与“皎皎”,“盈盈”与“娥娥”,“皎皎”与“纤纤”,分别位于每一联上下句的句首,联联相对,这称为三联叠。一首诗中,既有联叠又有对叠,形成整齐的对仗。叠音词发展到这里,音节铿锵和谐,具有悠扬的音乐美,鲜明的形象性和充沛的感染力。第三,更为可贵的是,这些叠字运用得非常高超,毫不给人板滞造作之感,自然妥帖,轻松流利,复而不厌。2.语言朴实自然,准确精炼,深衷浅貌,短语长情《迢迢牵牛星》,全诗都用质朴自然的文字从容地写来,短短的八句话,就给我们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境界。《行行重行行》的第一句,“行行”,动词重叠,使得诗歌形象处在连续的动态之

7、中,再一重复,一下子产生了丰富的含义——说明“生别离”的缘由;表明相去之远、相别之久;暗示游宦或游学的无结果;预示了会面的无希望。“与君生别离”的“生”字,表明不当别离而生生别离,其加于女主人公心灵上的伤痕,深锐刺痛,不难想见。其他诗中,用“奄忽若飚尘”、“人生忽如寄”来形容人生短暂,贴切形象,用语精警。《明月何皎皎》中的“徘徊”、“彷徨”等词语,不仅描绘出人物外部动作,而且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不可移易,体现诗作语言的准确精炼,一字千金。五、回忆整理你的收获,你的课堂感受,你的思考与疑惑……(欢迎发布到互帮互学或作文天地栏目与同学和

8、老师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