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后达标检测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后达标检测

ID:45487889

大小:27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后达标检测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后达标检测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后达标检测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后达标检测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后达标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后达标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第8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xx·合肥一模)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完成1~2题。1.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C.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D.此时北极冰川融化快2.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③利用太阳能发电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解析:第1题,冰川面积

2、最小值应该在温度最高月份,海洋水体比热容较大,温度升高慢,所以推迟到9月水体温度最高,冰川面积最小。第2题,图中显示从总体上看,北极冰川面积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气温升高。控制冰川面积下降的幅度必然要减小温度升高幅度,农业灌溉技术与全球温度变化关系不大。故D选项正确。答案:1.B 2.D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3~4题。城市①②③平均气温(℃)1月511217月2927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17月15056103.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

3、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4.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解析: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①②③三个城市的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1月平均气温,应位于北半球。第二步:确定所属温度带。①②两城市的1月平均气温分别为5℃和11℃,在0℃~15℃之间,应属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城市的1月平均气温为21℃,在15℃以上,应属热带气候。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①城市的平均降水量1月为47mm,7月为150mm,应为夏雨型气候;②城市的平均降水量1月为75mm,7月为5

4、mm,应为冬雨型气候;③城市的平均降水量1月为1mm,7月为610mm,应为夏雨型气候。结合前面两步,即可判断①城市属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城市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③城市属于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最后,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和相对应的陆地自然带,即可得出两道题的答案。答案:3.B 4.A下图中曲线为某海域年等降水量线。读图完成5~6题。5.图示海域年降水量数值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由近海向外海递增B.由近海向外海递减C.由南向北递增D.由中部向四周递减6.若要推断乙地的气候类型,着重考虑的因素有

5、(  )A.洋流、地形、大气环流B.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C.天气状况、人类活动、地形D.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解析:第5题,甲处为热带沙漠气候,乙处为地中海气候,丙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可知,降水由近海向外海增多。第6题,乙地为地中海气候,是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答案:5.A 6.D下面两图分别为甲(40°N,33°E)、乙(40°N,116°E)两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7~8题。7.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

6、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8.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洋流D.人类活动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甲地全年降水较少,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根据甲地经纬度也可确定)。乙地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为温带季风气候(根据乙地的经纬度位置,也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第8题,甲、乙两地都位于40°N,但它们分别位于大陆的中西部和东部,故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而甲地不易受到来自海洋的气流

7、影响,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7.D 8.B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9~10题。9.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0.该气候类型(  )A.分布在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B.是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C.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D.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且雨热同期,故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第10题,温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其他大洲都没有该气候类型的

8、分布;该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答案:9.B 10.C11.(xx·厦门一中模拟)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气候类型区。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