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兼容模式]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兼容模式]

ID:45491471

大小:5.09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19-11-13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兼容模式]_第1页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兼容模式]_第2页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兼容模式]_第3页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兼容模式]_第4页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兼容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兼容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1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汇报内容31轻集料及其特性32轻集料混凝土及其特性33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34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35硬化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36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37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技术及应用2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轻集料及其特性—定义与分类定义:LightweightAggregate,又称陶粒,堆积密度不大于1100kg/m3的轻粗集料和堆积密度不大于1200kg/m3轻细集料的总称。分类:(1)

2、按原料来源分:天然(浮石、火山渣、凝灰岩等)、人造(页岩陶粒、黏土陶粒、珍珠岩、沸石岩等)和工业废料轻集料(粉煤灰、煤渣等)。(2)按粒形分:圆球型、普通型和碎石型(3)按性能分:超轻轻集料、普通轻集料和高强轻集料。3类别堆积密度(kg/m)筒压强度(MPa)强度标号吸水率(%)超轻骨料200-5000.2-2.0—15-30普通轻骨料600-11002.0-6.0—10-22高强陶粒750-9504.0-6.525-408-153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轻集料及其特性-特性轻集料的外观形貌图2-1粉煤灰陶粒图2-2粘土陶粒图2-3破碎型

3、页岩陶粒图2-4圆球型页岩陶粒4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轻集料及其特性-特性轻集料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粒型、颗粒级配、最大粒径、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强度标号、吸水率、软化系数等。其中,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和吸水率是轻集料最主要的指标,称为三大指标。高性能轻集料:与同密度等级的轻集料相比,应强度高,吸水率小,内部含有大量孤立、尺度均匀的小孔;用它制作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更高的耐久性和良好的工作性等等。5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轻集料优选的控制指标桥梁用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宜选用高性能轻集料

4、,其具体控制指标如下:密度等级:700~900级;级配:连续级配,最大颗粒粒径不宜超过20mm;筒压强度:大于6.0MPa;强度标号:大于30MPa;吸水率:页岩和粘土陶粒≤8%,粉煤灰陶粒≤15%.6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轻集料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强度标号吸水率品种级配(kg/m3)(kg/m3)(MPa)(MPa)(%)破碎页岩陶粒5~20mm连续级85014616.5404.0(CSLA)配圆球页岩陶粒5~20mm连续级75512566.1402.9(RSLA)配粘土陶粒—78012286.74014.1

5、(CLA)粉煤灰陶粒—92715396.5404.0(FALA)7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吸水特性25.0CALARALA20.0CLAFALA/%15.010.0吸水率5.00.005min30min1h24h3d吸水时间图2-5轻集料吸水率与时间的关系8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造轻集料的生产技术根据原材料组成的不同和生产工艺的差异,轻集料的生产分为焙烧和非焙烧两大类。由于非焙烧法生产的轻集料强度低,并且养护制度等工艺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目前一般采用焙烧法。焙烧法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原材料处理、配料、成型、预烧、焙烧、冷却和

6、筛分等过程,其中以焙烧为最关键的工艺。9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轻集料及其特性-研究发展概况国外概况1913年人造页岩陶粒在美国问世,轻集料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在轻集料的研究上,挪威、美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代了很多研究成果;在轻集料的生产上,发达国家产量高且增长较快,美国年产量曾达到2300万m3,到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增长才出现停滞甚至下降的趋势;在人造轻集料的性能方面,许多国家都倾向于高强度、低吸水率的高强轻集料的研制和生产,其特色是在保持轻质的前提下,同时满足高强度、泵送能力和优质耐久性

7、能的要求。10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内概况我国的轻集料的研究可以分为超轻陶粒、高强陶粒、高性能陶粒的研究。我国人造超轻陶粒现在基本上己经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我国高强陶粒发展势头强劲,已经研究出与国外高强优质高强陶粒质量相差不大的高强陶粒,生产能力已占人造轻集料总量的15%左右,且产量不断增长,生产领域不断扩大。我国高性能轻集料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性能方面与发达国家接近,但是产量有限,满足不了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快速发展的要求。11二、轻集料混凝土及其特性轻集料混凝土的定义采用轻粗集料、轻砂或

8、普通砂、水泥等原料配制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