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伟人传-阅后感2500字

毛伟人传-阅后感2500字

ID:45494048

大小:28.3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3

毛伟人传-阅后感2500字_第1页
毛伟人传-阅后感2500字_第2页
毛伟人传-阅后感2500字_第3页
毛伟人传-阅后感2500字_第4页
毛伟人传-阅后感2500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伟人传-阅后感2500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毛泽东传》读后感2500字  《毛泽东传》读后感2500字  吴眉  之前就读过《毛泽东文选》,感觉毛泽东的文字既有趣味性又有气魄,和领导人冗长乏味的讲话不同。  毛泽东是世界罕见的自己写发言稿的政治人物,这就让人想到他的另一个角色,知识分子。  但奇怪的是,毛泽东一生中对知识分子并不亲近,反而没什么好感,近期看《英雄曹操》,曹操势力稳固后,对知识分子讨厌得很,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这帮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议论朝政,挑拨人心,所以政治家都想叫他们闭嘴,乖乖听话,实在不听,就杀一个立立威,这大概是政治家的心病。  可对于毛泽东来说,政治家的角色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在《毛泽

2、东传》中,作者反复强调毛25岁在北京做图书管理员时,受知识分子群体冷落的经历。  读传记的好处在于不光听他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怎么想的,对于传记作家来讲,一个人的行为受他的经历影响,不妨大胆想象一下,如果毛泽东在北京大学不是做图书管理员,而是和大他两岁的胡.*适一样做北大教授,后来的历史会不会改写?毛泽东可能会成为历史家,北大校长,蒋介石政府的教育部长,最后移居台湾,可能最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人不是毛泽东,而是1935年割据西北、拥兵十万的北大毕业生张国焘;又可以设想,如果28岁的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后,得到清廷破格录用,可能孙中山不会在年底就造反,而是励精图治,

3、誓与清廷共存亡。  更可以设想,如果洪秀全不是几次三番名落孙山,不能名正言顺的当官,也就不会创立拜上帝教,占领南京过起皇帝瘾,那历史上也就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孙中山了,那时的历史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但设想终究是设想,要说毛泽东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完全是因为没当上北大教授,至少理由是不充分的。  首先要说到毛泽东的性格,大抵说做统帅的人都是粗线条,走在大街上一定不能开着鲜红的保时捷,放着摇滚,戴着鸭舌帽,一手勾一个高中女生,最好是光脚穿凉鞋,腰上用红黑双色绳子挂住西服裤,再从大腿上挂一串钥匙,头发半个月不洗,眼神飘忽而迷离,像梦游患者。  毛泽东虽无过之,却有这种潜质

4、,只有这种对物质混不吝的态度,才能上雪山、过草地,自得其乐。  除此之外,做统帅的人必须特别有想法,觉得全世界我最牛逼,对自己特自信,是那种不顾一切近乎残忍的自信,固执地捍卫自己的想法。  对于毛泽东来说,成家立业不是目标,他最大的兴趣在于打破旧世界,创立新世界,所以不管是图书馆理员,洗衣店送洗员,还是小学老师,不过是糊口的手段,其他的时间,都用来造当权者的反了。.*  当五四运动轰动全国时,毛泽东因被知识分子排除在外,索性置之不理,周转于北方历史古迹之间。  北京的毛泽东像网中鱼鳖,动弹不得,可回到长沙他就像孙悟空,翻江倒海,以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全国一半以上

5、的党员都集中在湖南。  在群龙无首的草创时代,毛泽东自告奋勇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元老,又自告奋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广州国民政府的宣传部代理部长,中央候补委员,毛泽东摇身一变,变成国民党高官,毛泽东遥遥领先,冲在第一线,以至于被中国共产党党内人士称为胡汉民的秘书,但他却从未脱离中国共产党,当党中央还在贯彻从马列著作中学到的以工人暴动为革命主题的路线时,毛泽东早已从湖南农民夜校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有意无意地培养出一批学生和信徒,但这并不完全归功于他独特的中国阶级的分析,就像他不去法国,首要原因是因为不会外语,他不热衷工人运动,是因为他不了

6、解工人,他是地主的儿子,天生能和农民打交道。  毛泽东人生最传奇的经历,也是许多老革命午夜梦回的岁月,便是高举镰刀斧头红旗、占山为王的战斗岁月,34岁的教书先生提出了要枪杆子出政权,他离开了妻子杨开慧和三个孩子,第二年在井冈山娶了19岁的贺子珍。  他的战术以消除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当敌人进攻时,他一泻千里,请君入瓮,再占据有利地形,以数倍敌人的力量各个击破,当把敌人的爪牙都卸下后,再围而歼之。  这体现了马克思辩证法的观点,世界上的物质不是静止的,它处于变化之中,大和小,弱和强,坏事和好事都在互相转换。.*  虽是如此,也不能证明是马克思教的,马克思只是一个武器库

7、,骨子里留的还是中国传统血脉。  毛泽东在早期军事生涯的军事斗争和权力斗争中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光靠天赋异禀和满腔热血是不够的,要开动大脑,实事求是。  从这方面说,他已背离了马克思唯物质论的基调,到毛泽东这里,物质不提了,改成了实践,他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照抄马列经典,这与其说是毛泽东的发挥,不如说是一种斗争策略,是对那些骂他逃跑主义的人的一种回敬。  这些党内的海归精英,又增加了毛泽东对知识、以及知识分子的厌恶,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实践,这是他的一贯行事风格,所以他批评辞藻华丽是不想让人看懂文章,所以他只学和政治有关的英语词汇,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