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

ID:45511666

大小:3.07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4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2.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设计有关市场经济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2.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解决历史问题。知识点一 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①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②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内容: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②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

2、民的生活水平。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发展才是硬道理。(3)意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中共十四大召开(1)时间: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2)内容: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预习评价】1.(判断)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2.(判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

3、分发挥了市场的调节主导作用。(√)知识点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内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中共十五大(1997年)(1)内容: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⑤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2)意义:①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②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预习评价】1.(判断)到2000年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思考)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哪次重要会议?试答:十五大【易错防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不是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2)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和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长官意志配置资

5、源。(3)二者显著的区别是:资源配置方式由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方向转变。【图示巧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图示巧记】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转变【图示巧记】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主题 “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史料探究]1.“南方谈话”的内容史料 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思考 史料表明邓小平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答案 计划经济体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

6、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2.中共十四大的伟大决策史料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意味着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即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提出过的全新课题,是前无古人的创举。——《纪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20周年》思考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有何显著特点?答案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史论形成]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变化(1)第一次(建国初至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7、。(2)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3)第三次(中共十四大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拓展延伸]改革与发展的关系(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2)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化。在改革过程中使人们尽快看见改革的经济成果,获得改革的利益,这样,改革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改革才能不断深化。主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史料探究]从“粮票”到股票的转变史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