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

ID:45512251

大小:5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4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同步检测新人教版核心考点对点练——练落实知识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1.(xx·福建宁德联考)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解析:选C。考查材料理解能力。马丁·路德的话是说印刷术对宗教改革的作用。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xx·福建泉州联考)“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竟售,专为怀挟(夹带)之

2、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B.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C.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D.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解析:选D。材料是说书坊把“州县所试程文”制成小版印刷,高价出售给考生夹带(作弊),这就反映了A项(高价竞售)、B项(夹带)、C项(专刊小板),而D项说法是错误的,由于有夹带,“则书不必读矣”导致读书风气败坏。3.(xx·北京石景山高三期中)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

3、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解析:选B。从材料“中国人的头”以及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事实,可知选择B项。4.(xx·广东佛山联考)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A项是在鸦片战争以后;C项表述错误;D项对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表述也错误。故选B。考点二 古代中

4、国的文学、艺术5.(xx·湖北黄冈联考)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A.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解析:选D。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故D项符合题意。6.(xx·山东临沂联考)自明清以来,小说就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

5、因是(  )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壮大 ③小说的世俗性 ④重商观念形成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本题要求分析明清以来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发展壮大,具有世俗性的文学表现形式小说满足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因而流传开来,①②③都符合题意。我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④不符合题意。7.(xx·山东烟台高三期中)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

6、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A.城镇经济繁荣B.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解析:选A。题干的“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反映了元杂剧通俗化的特点,其因是经济上的城镇经济繁荣,A项正确;B、C、D项都是元杂剧发展的原因,但不符合题意。8.(xx·四川凉山州联考)“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D.绘画C.戏剧D.杂技解析:选C。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抓住关键信息“三五步走遍天下……”据此判断,这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符合题意的是C。高频考点突破练——练规范意识1

7、.(xx·重庆卷)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解析:选C。“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的植物纤维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故B项错误;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北宋时期,故D项错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