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2 近代物理初步

2018-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2 近代物理初步

ID:45526015

大小:1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4

2018-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2 近代物理初步_第1页
2018-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2 近代物理初步_第2页
2018-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2 近代物理初步_第3页
2018-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2 近代物理初步_第4页
2018-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2 近代物理初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2 近代物理初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限时训练12 近代物理初步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贝克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A )A.C→N+eB.U+n→I+Y+2nC.H+H→He+nD.He+Al→P+n解析:A属于β衰变,B属于裂变,C是聚变,D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故选A项.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B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

2、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解析:γ射线是光子流,故A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半径减小,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大,故B正确;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轻核聚变,故C错误;100克Bi经过10天即2个半衰期还剩下×100克=25克,故D错误.3.将能够释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质放在铅盒底部,放射线穿过窄孔O射到荧光屏上,屏上出现一个亮点P,如图所示.如果在放射源和荧光屏之间加电场或磁场,并在孔O附近放一张薄纸,则图中四个示意图正确的是( D )解析:α、β、γ射线穿过窄孔沿直线前进射到荧光屏上,打出一个亮点P.在小

3、孔附近加一张薄纸能将α射线挡住,这是因为α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弱.γ射线是能量很大穿透能力很强的电磁波,在电场和磁场中不会偏转,仍沿原方向前进,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而β射线是带负电的电子流,穿透能力也较强,能够通过薄纸,并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根据它的受力情况可知D图正确.4.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如图所示,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半径Rk-与Rπ-之比为21.π0介子的轨迹

4、未画出.由此可知π-的动量大小与π0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C )A.11   B.12   C.13   D.16解析: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知R==∝p,=.即pπ-=pk-.又由动量守恒定律pk-=pπ0-pπ-.得pπ0=pk-+pπ-=pk-.即=.5.如图所示,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 C )A.α射线和β射线的混合放射源B.纯α射线放射源C.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D.纯

5、γ射线放射源解析: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铝片后,计算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说明射线中有穿透力很弱的射线,即α射线,在铝片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说明穿过铝片的粒子中无带电粒子,故只有γ射线,因此放射源可能是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6.(2018·全国卷Ⅱ)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m·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B )A.1×1014HzB.8×10

6、14HzC.2×1015HzD.8×1015Hz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h-hν0,代入数据解得ν0≈8×1014Hz,B正确.二、多项选择题7.(2018·河北唐山二模)19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使得光电效应现象得以完美解释,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也是在光子概念的启发下提出的.关于光电效应和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B.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W0,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C.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金属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D.一群处于n=4

7、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将向外辐射六种不同频率的光解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照射光频率大于截止频率,并不是光足够强,就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A错误;金属的逸出功W0=hν,得:ν=,选项B正确;强度一定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照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个光子的能量值越大,光子的个数越少,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选项C正确;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根据N=C=6知,最多将向外辐射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D正确.8.如图为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经典再现,用放射性元素发出的α粒子轰击金箔,用显微镜观测在环形荧光屏

8、上所产生的亮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BC )A.在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点是由α粒子在金箔上打出的电子产生的B.该实验证明原子几乎全部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