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整合跟踪试题 人民版必修2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整合跟踪试题 人民版必修2

ID:45527350

大小:2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4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整合跟踪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整合跟踪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整合跟踪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整合跟踪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整合跟踪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整合跟踪试题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二整合跟踪试题人民版必修2一、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的异同点(1)相同点:就其生产经营本身而言,它们都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它们都使用大机器生产,重视科学技术,采取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劳动生产率也较高。(2)不同点:在中国近代政治领域所起的作用不同。①外国资本不仅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而且极力扶植为它服务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从而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打击对象。②官僚资本作为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和买办资本的结合体,与

2、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它的恶性发展,严重地排斥和压迫民族资本,破坏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打击对象。③民族资本属于中小资本,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但由于它同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又有着难以隔绝的联系,因而具有无法克服的软弱性,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不能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例题分析:中国近代的外商企业、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共同特点是(  )①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②都是半殖民地半

3、封建社会的产物 ③都以追逐利益为主要目的 ④都是使用机器的近代工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解析:外商企业不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故排除①;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不是以追逐利益为主要目的的,故排除③。答案:C跟踪训练1.观察下图,保兴面粉厂是荣氏兄弟在无锡创办的著名企业。下列相关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无锡保兴面粉厂A.保兴面粉厂最初是洋务企业的典型代表B.在一战期间保兴面粉厂获得了长足的发展C.保兴面粉厂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D.保兴面粉厂的发展浓缩了民族工业的艰辛解析:荣氏兄

4、弟创办的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属于洋务企业。答案:A二、中国早期近代化与西方近代化的不同及原因(1)西方国家的近代化由资产阶级完成,而中国则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领导。当时中国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力承担实现近代化的使命。封建势力中的顽固派因循守旧,更不可能担当此任。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时间较晚且不成熟,开创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便落到地主阶级开明派(即洋务派)的身上。(2)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由轻工业开始,继而发展重工业,在民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军事工业;而中国则不同,当时清政府内有太

5、平天国的打击,外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这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顺序是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先重工业后轻工业。(3)西方国家工业化一般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工业化基本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随着形势的变化和社会条件的逐步成熟,出现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的民用工业。(4)西方近代化的实现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产阶级发动人民群众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改革建立起来的;中国近代化运动只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又缺少坚强有力的领导核

6、心。再加上洋务派的目的在于镇压人民革命,抵抗外国侵略者的经济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以上原因决定了这种近代化运动必然失败。例题分析:中国近代机器工业所走的独特发展道路是先军工,后民用,这种发展模式是(  )A.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实行的B.在民族危急关头,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实行的C.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实行的D.封建统治者为镇压人民起义而实行的解析:中国近代机器工业起源于洋务运动,其发展道路是先军工,后民用。分析其原因,主要从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来

7、分析。答案:A跟踪训练2.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答案:B三、对“实业救国”思潮的认识(1)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又随辛亥革命的高涨而发展,在20世

8、纪初与“民主共和”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2)思想内容:通过发展工业来达到国家富强,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3)实质: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4)积极作用:①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②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有利于抵制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也为中国政治变革和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5)结果:“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