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ID:45529636

大小:2.5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4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学案_第1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学案_第2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学案_第3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学案_第4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4 地表形态变化  (1)从近几年高考看,本专题在考查内容上,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流水地貌、风力地貌的分布、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石圈物质的循环是研究地质作用的基础,循环规律、过程原理是重要命题方向。(2)从命题形式来看,一是以地质剖面图为命题背景,结合工程建设分析判断地质构造类型,解释某地地表形态成因,描述地质作用过程等;二是结合区域景观图或地貌景观分布模式图,判断河流、风力地貌的类型、流水、风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是结合地貌景观图或依据岩石的表现特点,

2、判断岩石类型。(3)从能力要求看,一是侧重考查地质剖面图、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景观图等读图、析图能力及提取图中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推理地壳物质、地质事件变化过程的能力。2019年高考复习应注意:本专题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较多,在复习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地表形态变化这一核心,围绕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类型、表现及影响进行复习。复习过程中应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和景观图等为载体,着重把握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判断和应用等问题。要注意掌握热点区域地形特征、岩石的形成及相互转化、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等。对于褶皱、断层构造的特点和成因,学

3、会根据岩层弯曲形态、新老关系区别背斜和向斜,熟悉流水地貌、风力地貌和冰川地貌的特点。01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1.地壳物质循环(1)三大岩石的特点、形成及用途类型形成常见岩石用途特点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致密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玄武岩—矿物结晶不明显,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形成岩石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是建

4、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片理构造  (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不管形式怎么变,判读都应把握“一、二、三、四、五”原则。“一”指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二”指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三”指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四”

5、指四种作用,即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四”也指四种物质,即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五”指五种外力作用形式,即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2.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六大板块构造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红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冰岛、大西洋(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亚欧

6、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图示应用1.利用边界类型可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大;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距离将逐渐变小。2.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

7、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3.分析某些自然资源分布与形成的原因考向1▶ 依托地质剖面图,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8·北京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解析▶ 本题以地质剖面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

8、地幔的软流层;图中花岗岩没有发生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的乙处岩石变质;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到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答案▶ 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