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

ID:45536739

大小:939.3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4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_第1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_第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_第3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_第4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4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一、选择题  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图X4-1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1~3题。图X4-11.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淀积最快B.因为b处流速最快

2、,碳酸钙淀积最快C.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淀积D.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淀积2.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⑥3.下列地貌与边石坝

3、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A     B     C     D图X4-2  图X4-3为山西南部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的地形示意图。完成4~5题。4.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A.断层B.背斜C.山岭D.山谷图X4-35.因两侧地层陷落,紫金山地层相对凸起,导致图示区域汾河改道,其流向(  )A.由向北流变成向东流B.由向东流变成向南流C.由向西流变成向北流D.由向南流变成向西流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图X4-

4、4示意太行山某峡谷横剖面。据此完成6~7题。图X4-46.关于该峡谷各部分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的次序为(  )A.“V”形峡谷、“U”形宽谷、盘状宽谷B.“U”形宽谷、“V”形峡谷、盘状宽谷C.盘状宽谷、“V”形峡谷、“U”形宽谷D.盘状宽谷、“U”形宽谷、“V”形峡谷7.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A.石柱地貌形成早于孤峰B.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C.峡谷处在火山、地震带上D.该河流走向受断裂带控制  英法海底隧道纵切面随着岩层的起伏呈平坦的“W”形。海底隧道还专门设计了一种运送汽车的列车,名

5、为“乐谢拖”。读英法海底隧道剖面示意图(图X4-5),完成8~9题。图X4-58.据图推测,英法海底隧道纵切面呈平坦的“W”形的原因可能是(  )A.“W”形利于隧道通风,减少污染B.火车利用地形滑行,节约能源C.所在岩层抗渗性好,易于掘进D.有效防止海水倒灌,保证安全9.设计利用“乐谢拖”的目的不可能是(  )A.节省运输汽车的能源B.减少废气排放C.提高运输安全性D.增加汽车运输灵活性  图X4-6为我国关中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0~11题。图X4-610.图中河流(  )A.河道弯曲,左岸侵蚀

6、强烈B.流量年际变化小C.含沙量大,季节差异明显D.冬末春初多凌汛11.图示区域(  )A.受秦岭阻挡,盆地内冻害少B.聚落多分布在平原或谷地C.岩层断裂处油气资源丰富D.骊山与嵯峨山均为褶皱山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们习惯上把河南省内的太行山叫作南太行山。在南太行山腹地的山谷、山塬和山间的小盆地里,有一个接一个的“石头村”。长期以来,这些石头村形成了一个个的“人文孤岛”,睿智的村民用石材打造了石板房、石头墙、石碾、石盒、石水缸和石桌等。为了更好地生存,每个石头村还会挖凿几十甚至几

7、百个水池、水窖。图X4-7为南太行山地质结构与地貌示意图,图X4-8为“石头村”的景观图。图X4-7图X4-8(1)据图简要说明南太行山的形成过程。(2)解释“石头村”形成“人文孤岛”的原因。(3)说明“石头村”村民多愿意采用石质材料打造民居和生活用品的原因。(4)分析石头村村民挖凿水窖、水池多的原因。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行山区的乙村落(见图X4-9)位于一山间盆地内,四周山清水秀,宛如现世版的世外桃源。随着人口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甲地山岗碎石裸露,丙地耕地变

8、成了盐碱地。近年来,为了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制定并逐步实施乙村落发展规划;在甲地修建新村;乙地古民居按原样修复,改造成古村落,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盆地内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陡坡退耕还林。一幅秀美乡村的新画卷即将呈现在眼前。图X4-9(1)简述图示地区河床有大量碎石分布的原因。(2)试分析丙地耕地变为盐碱地的原因。(3)该村落计划在甲地碎石荒地建设新村,分析新村选址在此的原因。(4)经过评估,当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