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5545160

大小:20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4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应该如何面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丰富资源?这已经算得上一个老话题了。我们之所以还来谈论这个话题,是因为它还远远没有说完,依然有话可说。但是在正面阐述这个问题之前,似乎有必要对当前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简要评述。比如所谓“失语症”的问题。这本来不是直接的古代文论话题,但它隐含着对古代文论的一种很大的期望,所以对古代文论的研究来说也就具有影响作用。“失语症”的提出,无疑是基于对大量西方学

2、术话语充斥学界这一现状的不满。这当然不仅仅是文学理论方面的事,它可以涵盖当代中国整个学术界。“失语症”的提出者们之所以认为这个话题是有意义的,那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是可以不患这种病症的。他们这种自信的依据,自然是我们身后存储的那无比丰富的话语资源。换句话说,他们认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经过选择和变换)应该成为当今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主要话语形式。有的论者看到这种想法不大容易操作,因此认为“失语症”问题是一个缺乏意义的话题。然而我以为“失语症”这个提法本身即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它表征着20世

3、纪以来几代中国学人的一种“基本焦虑”。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表述:一个在智商与勤奋方面都足以傲视邻里的家族穷数代之力积累了大量钱币,本想凭此发家致富、光耀门楣,却不料一夜之间改朝换代,旧币贬值,新币坚挺,其痛心疾首是可以想见的。这个家族中当然也会有人适应潮流,去积极获取新币,但当他偶然看到那盈满箱箧的旧币时,心中的苦涩毕竟是在所难免的。他们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旧币会忽然重新获得价值。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国粹派的“中西会通”;从新儒家的“中西互为体用”,到当下学人的“现代转换”,均可视为这种“基

4、本焦虑”的话语显现。现代学人的这种苦苦寻求也许无补于事,也许幼稚浅薄,而且有的甚至可能近于荒谬,但他们上演的都是悲剧而非喜剧。这种悲剧不是他们个人的而是历史的,是人类不同文化类型演变、碰撞的产物。就对古代文论的态度而言,“失语症”的提法的意义不在于引导我们放弃西方学术话语而转向古代、用古代文论的话语资源来建构现代文学理论,而在于提醒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对待古代文论的态度,从而找出作为阐释者恰当的立场。(节选自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意义》,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5、A.本文所说的“失语症”指的是中国学术界一直存在着的充斥大量西方学术话语、缺乏本民族学术话语的现象。B.“失语症”的提出者们认为,我们的传统中存在着丰富的话语资源,因此不应该出现充斥着西方学术话语的情形。C.如果“失语症”提出者们放弃那些被认为难以操作的想法,那么“失语症”问题将不再被人认为是没有意义的。D.作者认为“失语症”的提出者们存在着一种“基本焦虑”,这种“基本焦虑”是一种历史性悲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头虽然提出了应该如何面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丰富资源的问

6、题,但全文主体部分则是探讨如何看待学界提出的“失语症”的问题。B.第二段对“失语症”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重点是用比喻论证的方式说明了作者认为“失语症”实质上是反映了一种“基本焦虑”。C.本文的中心论点出现在文末,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探讨“失语症”问题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学者进行反思并找出作为阐释者恰当的立场。D.据选文的第一段可知,“失语症”问题并不是作者要探讨的中心问题,只是“失语症”问题对古代文论研究有影响,所以作者先行对其进行讨论。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代以来不少

7、学人因民族传统学术遭受冷遇,产生了苦涩的“基本焦虑”之情。B.“失语症”提出者们的“基本焦虑”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中西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碰撞。C.“中体西用”“中西会通”“中西互为体用”“现代转换”等等实际上都是“基本焦虑”的表现。D.作者认为,带着“基本焦虑”之情的现代学人的某些行为虽无实际价值,但应得到支持与理解。【答案】1.B2.C3.D【解析】1.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

8、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中国学术界一直存在着”错在范围扩大,据前后文应是近代以来。C项,“那么“失语症”问题将不再被人认为是没有意义的”,说法太绝对。D项,“这种‘基本焦虑’是一种悲剧”错,据原文“他们上演的都是悲剧”来看,是现代学人的某些行为而非“基本焦虑”是“悲剧”。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