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突破训练突破9类非选择题15题型十五意义类非选择题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突破训练突破9类非选择题15题型十五意义类非选择题

ID:45547201

大小:21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4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突破训练突破9类非选择题15题型十五意义类非选择题_第1页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突破训练突破9类非选择题15题型十五意义类非选择题_第2页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突破训练突破9类非选择题15题型十五意义类非选择题_第3页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突破训练突破9类非选择题15题型十五意义类非选择题_第4页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突破训练突破9类非选择题15题型十五意义类非选择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突破训练突破9类非选择题15题型十五意义类非选择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型15 意义类非选择题题型概述意义类非选择题是高考文综或政治试卷的常考题型,题目一般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常以“运用××知识说明××事情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作用、重要性、积极影响”为设问形式。此类试题虽然容易判断,审题难度较小,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整合有效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而答题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解题策略(1)认真审题,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解答意义类非选择题,

2、首先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即运用什么知识分析问题,这是正确答题的前提。题目要求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意义,若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意义肯定不能得分。有的题目还规定了答题的具体知识,那就更应该围绕限定的知识组织答案。例如:2015年浙江文综第41题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新的意义,知识范围就是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6年山东6月学考第29题第(1)问,要求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知识范围就是价值

3、观导向作用。(2)读懂题意,找出意义的主体。意义的主体是指意义作用的对象或措施实施的对象,即对谁的意义。解答意义类非选择题,明确意义的主体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答题的具体知识和答题的要点。例如,2015年山东文综第43题第(2)问,要求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意义的主体是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应围绕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来组织答案。(3)研读背景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梳理答题要点。有的试题背景材料分几个层次,对背景材料归纳总结,再融入课本知识可能就是这道意义类非

4、选择题的答案要点;有的背景材料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阐述,答题时就要围绕材料主题,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组织答案。例如,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新的意义,就要结合课本知识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方面组织答案;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优先发展教育的意义,就要梳理文化生活中与教育有关的知识,从教育(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育(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教育(文化)对人的影响,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综合分析

5、。(4)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地组织答案,恰当使用政治术语。组织答案时,要层次清晰:第一,由小到大,先答对个人的意义,再答对企业、集体的意义,最后答对国家、社会的意义,当然也可以从大到小;第二,由近及远,先答对当前的意义,再答对长远的意义,当然也可以由远到近;第三,由直接到间接,先答直接的、现实的意义,再答间接的、引申的意义。有人将意义类非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方法概括为: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划层次,研究设问定方向,根据设问找原理,材料知识相统一,层次清晰阐意义。典型例题[2015浙江文综,41(1)(2)]近期

6、,“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补充说明: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50%。材料二 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人数(万人)631660680699727就业率(%)89.690.290.991.4—补充说明: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7、预期目标之一。材料三 国务院今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近期国民经济状况。(8分)(2)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12分)解

8、析 第(1)问,图描述的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结合图注可得出经济质量不高的结论。表描述的是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的变化趋势,结合表注可得到就业形势严峻的结论。第(2)问,要紧扣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这一指向,结合第(1)问中图表所反映的信息,根据“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限定,调动就业的意义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围绕创业和创新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创业的角度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