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

ID:45547418

大小:11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4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③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是由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

2、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迅猛的进步。”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①哲学的发展需要以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支撑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③作为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发展④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是在近代工业革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xx“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于2011年2月14日揭晓。“感动中国”人物普遍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这表明A.道德信念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

3、哲学思想体系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D.一元论与二元论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6、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

4、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A.存在离不开思维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C.存在决定思维D.思维再现存在7、下列观点与右边漫画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B.未有此气,已有此理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8、《盗梦空间》中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甚至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穿越时空。这部影片①否定物质第一性②肯定存在决定思维③夸大思维的作用④正确揭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A.①

5、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①同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②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③同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④都无法回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0、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

6、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上述观点属于①唯物主义②唯心主义③不可知论④可知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在于A.从自然界自身去探索和寻找世界的物质本原B.肯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C.把世界理解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思想的存在.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12、哲学的社会作用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

7、、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上看,它体现了A、哲学对时代具有批判的功能B哲学对时代具有塑造、引导功能C、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D、哲学总是对社会变革起促进作用1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D.欧洲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

8、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xx-2030年)》。国家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①人类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②人与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