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

《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

ID:45569517

大小:5.21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11-14

《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_第1页
《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_第2页
《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_第3页
《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_第4页
《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居易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逝时年75岁。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与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秘书省校书郎县尉翰林学士京兆府户曹参军江州司

2、马忠州刺史中书舍人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秘书监刑部侍郎刑部尚书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诗歌创作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一、白居易的诗歌理论(1)诗歌应植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主张“为

3、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关注民生疾苦:“唯歌生民病”(《寄唐生》)。(2)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他提出了诗歌要有“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的作用,强调诗歌对现实的“美刺”作用和社会教化的功能,要求诗歌要干预现实生活。(3)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化。他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要求形式和内容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单纯追求形式。诗歌创作“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寄唐生》),“尚质抑淫,着诚去伪”(《策林》),反对淫靡华伪,倡导核实率真、通俗质朴的诗风。今存白居易

4、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感伤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二、白居易的诗歌种类时期生活特点诗歌特点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后期(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闲适

5、诗:《问刘十九》白居易生平与诗作重点作品(1)《琵琶行》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秋,45岁的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至江州任司马。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田园诗华原磬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 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 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 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 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 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 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 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 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 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新乐府》伤友(又云伤苦节

6、士)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栖栖。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凄。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秦中吟》《宿清源寺》往谪浔阳去,夜憩辋溪曲。今为钱塘行,重经兹寺宿。 尔来几何岁,溪草二八绿。不见旧房僧,苍然新树木。 虚空走日月,世界迁陵谷。我生寄其间,孰能逃倚伏。 随缘又南去,好住东廊竹。《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暮江吟

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三、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特点“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切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以乐章之歌曲也。”——《新乐府序》“辞质而径”,辞句质朴,表达直率“言直而切”,直书其事,切近事理“事核而实”,内容真实,有案可稽“体顺而肆”,文字流畅,易于吟唱白居易对诗歌提出上述要求,其目的只有一个,即补察时政——“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他的大量讽喻诗,总体指向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剥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