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ID:45571275

大小:52.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4

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1页
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2页
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3页
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4页
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签发人:颜事龙校政〔2008〕9号关于印发《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处级单位:《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安徽理工大学二OO八年三月五日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以及《安徽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2、。第二条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系、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合。第三条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其意义在于落实“质量工程”,重视质量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育人意识,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

3、的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学校计划构建“三级”教学团队,即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同时,学校鼓励学院自主组建和建设院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将重点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主干(大类)教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建设与实施组建。第二章申报与评选第五条申报基本条件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4、队一般由5人以上组成。2.团队负责人。教学团队设置团队负责人1名。团队负责人应具有教授职称,年龄为55周岁以下,并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熟悉所在团队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系列课程的教育改革趋势,能指导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团队负责人近五年的教学工作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各级教学名师;(2)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励(前3名);(3)省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4)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前3名)或主持省级重点教改项目。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

5、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与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队无教学事故。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近五年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或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励。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近五年承担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各级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第六条教学团队以系(教研室)为基础架构,各学院根据发展实际申报组建

6、,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跨系(教研室)、学院组建。第七条申报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申请表》,经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后报发展规划处。第八条学校根据总体发展规划与申报情况评选确定。第三章项目管理第九条校级教学团队实行分批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建设经费为10万元。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承担教研课题、岀版规划教材、发表高水平教研论文、培养青年教师、学生科技创新等项目资助。经费使用由教学团队提出立项计划,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列支。第十条建设期内,队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施新课程计划,研究制订带有创新性的教学考核标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第十一条建设目标。获批准建设的教学团队,在

7、建设期内应争取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项,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主编省部规划教材1部,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以上,建设省级精品课程或教改示范专业1个,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有明显改善,并力争建设成为省级或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第十二条教学团队建设由所在学院(部)负责监督、管理,发展规划处负责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第十三条教学团队对所负责课程的教学及其教学质量实行整体负责制,对于教学团队所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