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海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ID:455728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4

海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海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海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海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海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海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企业是现代化社会中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其经济效益就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众多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乱,无控则乱。因此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按照企业管理系统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内部控制网络系统。这既是企业组织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一起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保证。1关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1.1内部控制理论

2、的界定在国外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方面,Lauraf.Spira在2003年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的方面。他在文章中把社会学中的关于风险的研究理论运用到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的研究中去,深入研究了内部控制与风险之间的变化。文章中利用一些最新的内部审计的发展情况来证明提供公司治理报告的行为是为了公司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的风险和管理提供了一个机会。大家通常认为增加较多的内部控制程序就会使内部控制的可靠性提高。一些学者就设法利用科学模型去验证这个结论。BodnarG.在1975年建立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更多新的内

3、控措施的引进,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反而在下降。这个结果显然和常理相反。RajendraP.Strivastava在1985年建立了一个由一系列控制措施组成的内控系统模型解释了BodnarG.在1975年的悖论。该模型表明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并不是由内部控制措施的多少而决定的,可能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是相反的情况。只有当一种控制措施能够纠正错误的信息的概率较高同时把正确的信息误读为错误信息的概率也比较低的情况下,这种新的控制措施的引入才会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会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但如果这种控制措施纠正错误的信息的概率低同时把正确的信息误

4、读为错误信息概率偏高,那么这种新的控制措施的引入会起到负面作用,会降低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6国内在借鉴系统论和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看法,对内部控制的内涵、控制权的分配及优化、内部控制的外部效应、内部控制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强调通过公司外部治理手段来克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刘明辉;张宜霞,2002)。1.2内部控制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评价的研究在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中占有较大比重的部分是内部控制评价与计划的理论研究文献。这类研究分为行为研究

5、和调查问卷。行为研究是考察实验主体对各种内控案例所做出的反应;调查问卷是考察审计师回答关于内控计划和评价的政策与实务的问题的概况。行为研究在确认哪些因素会容易引起审计师对内部控制判断的差异较大的问题有一定作用。早期行为研究文献的代表作是(Ashton,1974)的一篇文章。Ashton分别将32个内部控制案例作为材料,让审计师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找到他们对内部控制的判断的不同程度。结果表明单个审计师的判断在几个不同的案例中做出的判断比较一致,而不同审计师的判断也保持了相对程度的一致性。在评价过程中职责分工是最重要的内控设计因素。会计师事务

6、所和审计师的经验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后来很多研究者使用执业审计师做实验主体重复了Ashton在1974年的工作,都认为职责分工的变量是主要影响因素(Hamilton;Wright,1981)。但是Kramer在1980年改变了实验主题,用会计系的学生代替审计师重复实验时,职责分工的变量的影响作用大大减小。这个结果反而说明经验和判断对内部控制评价有重要影响。Trotman,Yetton和Zimmer在1983年在对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Tabor在1983年的研究发现不同事务所在做内控判断时选择的样本规模有所不同。另

7、一部分调查问卷的代表作是Gibbins和Wolf在1982年的一篇文章。他们在审计过程中选择了5个审计点,邀请80个审计师让他们评价39个变量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情况。调查问卷的研究中,四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客户内部控制的状况,客户的会计系统,审计经理的胜任能力和事务所的审计方法。环境变量非常重要,是因为环境变量在审计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文章只提供了在不同审计点各种审计环境变量排名的情况,但是没有研究这些变量影响的内在原因,也没有研究不同审计师对不同变量的重要性判断差异的问题(Gibbins;Wolf,1982)。6国内方面内部控制与

8、组织之间的关系方面程新生在2004年以委托代理理论、组织学理论解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以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为核心,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建立治理型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