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中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

区域游戏中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

ID:45583167

大小:83.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5

区域游戏中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1页
区域游戏中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2页
区域游戏中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3页
区域游戏中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4页
区域游戏中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游戏中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游戏中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是幼儿按门己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活动。如何在区域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和谐的发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关键。那么,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呢?我班以此为课题,进行了实践研究。具体研究过程如卜•:一、现状调查,行为自省我们对班级的区域游戏组织情况、师幼互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谈话和观察对幼儿区域游戏进行了调杳:90%的幼儿很喜欢区域游戏,那里经常有新鳞的东西可以玩、可以看。85%的幼儿反映:教师在区域游戏小限制太多,这个不许,那个不能。把东西弄坏了,老师还要批评的。94%的幼儿反

2、映:区域中的材料都是教师准备的,玩法也是教师规定的。分析:(1)师幼关系:教师和幼儿Z间缺乏相互理解与沟通,幼儿对教师的情感大多是畏惧和平和,教师对幼儿的情感大多是限制与不满。师幼Z间较少表现为积极进取(幼儿方而)和赞许喜爱(教师方面)。这种师幼关系给师幼互动埋卜•了隐患。(2)师幼互动模式在调查小我们发现,区域游戏屮,教师和幼儿Z间的模式大多是“倾斜模式”(以互动进程中,教师俯视幼儿,幼儿仰视教师为根本特征的互动)。这样的互动,很难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只会不断滋生幼儿的依赖、抵触情绪。(3)引发师幼互动的动因动因大多以事务性为主,比如维持秩序、解决纠纷等;而单纯性

3、的情感互动很少发生。这样形成的局面是:教师在活动中始终是绝对权威者,对幼儿高度控制和约束,幼儿始终处于以来、服从的被动状态。这对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4)师幼互动的内容在师幼互动行为屮,内容大多是教师预设口标的完成以及对规则的强化、遵守和维护,对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发现很少进行积极引导,生成新的内容,大多是视而不见或敷衍了事。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幼儿在区域游戏屮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性行为被束缚,他们所谓的探索活动都是在教师预设范围之内。在这种消极的师幼互动屮,促进幼儿活泼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将成为一句空话。二、整合观念,调整行为针对以上现状及思

4、考,结合新《幼儿园指导纲耍》和《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我们把□己的观念进行整合,重新确定止确的师幼角色和地位,即活动的双主体地位,以调整门己的教育行为。1.教师是区域游戏屮环境的创设者。教师不仅要创设健康、丰富、有助发展的物质环境,还耍营造一种轻松、门由、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2.教师是幼儿心声的倾听者,教师耍以微笑和耐心倾听幼儿在区域游戏的需耍、想法、问题和建议。3.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分析者。教师要蹲下身来,和幼儿同一视线,走进幼儿的世界,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分析其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4.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在区域游戏屮,教师应适时地把

5、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关注的问题生成新的区域内容,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5.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幼儿和教师一样有布置环境、运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进行自主活动、把自己的探索过程体验与同伴交流的权利和责任。三、制定指标,组织实施教师行为的主导作用应表现在幼儿□主性的发挥上。从师幼关系的理论来看,无论是教师述是幼儿,从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其活动都具主动性,同时又都不同程度地受动于对方。为了在区域游戏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通过研究,我们形成了以F策略:(一)环境创设与生成策略准备活动区域环境和材料是进行区域游戏的而期工作,教师为幼儿创设愉快、宽松、丰富、能动的,能吸引

6、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的区域环境,是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条件。在环境的创设屮我们贯彻了以下原则:一大堆教师准备的成品材往是: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品材料吸引他们,但他们的、原始的东西。所以,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布置1.幼儿参与性原则我们发现,当幼儿站在料面前时,提出来的问题往做成的?怎么做的?尽管成似乎更乐意探究一些内在在创设活动区环境时,教师哪些区域,可以动员幼儿帮助收集材料、参与制作。游戏的环境定位在摆设卡片这些较机械的操作材的。我们的做法是:不断识点,鼓励幼儿去多想、1.支持探索性原则很多教师把区域上,或者限制在拼图、料方面,这是很片面从环境上提供新的知多问,寻

7、找答案。(-)观察倾听与回应策略在区域游戏中,幼儿是自主的个体,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活动,那么教师应当做什么呢?有许多教师不甚明了,或是清闲旁观,无所作为,或是忙碌参与,缺乏明确的目的,这些都是片面的。幼儿的发展特点及其需耍是教育的一个基本依据,耍教育好幼儿就必须先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必须先观察幼儿的所作所为所需,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言,全方位地观察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掌握动态,捕捉指导机会,对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有所表示,使幼儿的行为受到赞许和强化。幼儿得到及时的反馈越多,就越能增加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积极探索,获得新的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