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ID:45584062

大小:197.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5

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_第1页
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_第2页
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_第3页
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摘要:山地建筑是我国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建筑类型之一,然而,不同地区山地环境的差异性较大,相对于平地建筑而言,山地建筑要形成相同的设计理论,难度会有所增加,根据建筑领域对山地建筑的研究资料表明,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的规律及思路。因此,探索山地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法,结合自然环境,合理规划布局,让山地建筑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与所处环境和谐共生是重点。关键词:山地建筑;自然环境;规划布局1刖S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平原建设面积被大幅收缩,耕地面积也逐年减少,仅占总国土而积的13%左右,在这十分紧张的局势下,人们不得不将目光放在山地

2、上。据统计,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如果把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那么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山地建筑成为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单纯居住的角度讲,山地建筑存在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依山而观,可使住者更多地观赏到自然风光,而且还能有效提升生活质量,解决居住空间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己经在逐渐追求精神牛活,以及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旅游规划市场呈现岀蓬勃发展的趋势。而西部地区因山谷众多,平地稀少,旅

3、游地产一般都处于郊区或者原生态保护较好的山里,由此可见,加强山地建筑开发,创新规划设计方法,创作出优质的山地建筑作品,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山地建筑的基本特征山地建筑坐落于丰富的自然地形Z上,不同的地形对建筑接地、形态以及功能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山地坡度、山地高程以及山地坡向等组成的差异使山地建筑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形态。与平地不同,山体结构较为脆弱,在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基于此,山地建筑建议采用“尽可能减少接地”的方法(图1、图2),尽量减少对植被、水文等方面的破坏,以达到保护原有地

4、貌,提高建筑整体稳定性的要求。图1巾脚型接地图2架空型接地山地建筑以环境为依托,以山体为载体,拥有天然的环境绿化优势。建筑与极具山地特色的山水风光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景观的层次性和建筑的错落感加强,建筑与自然地貌和植被的关系更加协调,让整体层次更为丰富,视线更加开阔,山地环境与山地建筑和谐共生。平缓错落的山地地形比平地更容易营造立体绿化,山地建筑既可远观又可近赏,也更可能和自然接近,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坡地景观环境。3对山地建筑规划设计的建议3.1规划设计理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营造者对山地建筑的设计建造沿用平地建筑的规划方法和理论。如盲目追求平整开

5、阔的效果和过分追求轴线对称,借助现代化的大型机械设备削平山头,破坏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使山地建筑丧失了原有的特殊环境场所。又有营造者为了扩大建设面积,竟然不惜大动干戈、开山填沟、改变河道。但是,相对于普通的平地建筑环境,山地建筑环境在地形、地貌、植被和气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特殊性,生态环境更加敏感,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影响比平地环境大得多。此前一系列的“建设性的破坏”都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而自然对此做出的反应又将必然缩短建筑今后的使用寿命,这样就形成了建设的恶性循环。因此,想要做好山地建筑的设计就必须要改变原有的设计理念,尊重自然,

6、让建筑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使建筑成为人与自然的一场平等对话,建立一种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与崇尚自然的美学态度,把对环境的协调置于建筑审美的首位。成功的山地建筑就应该是生长在山地上,与山地环境相协调的建筑。3.2建筑与基地环境相对于平原建筑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山地建筑的营造者在营建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牛存问题。平地建筑于平地而建,地势相对■平整开阔,在富余的建筑空间内可着重对精神理念进行表达,山地建筑却只能以现实为基础,在精神、理想与自然条件Z间寻求平衡。因此,在建筑选址上,应尊重地理,就形顺势,寻找建筑与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图3)。图3错叠在基地环境的处理上,

7、应遵从“于山建造者,多择山麓(图4),次择山腰,少择峰顶;于水建造者,多择水边(图4)而少离水体”的原则。当建筑于山麓而建时,要重视山体与平地的交界线,多以水平线条处理,使建筑生于环境之中。当于山腰而建时,要使建筑依附山体,合二为一。当于峰顶而建时,要重视建筑与山体轮廓线的结合,要考虑天际线的变化和美感。当贴近水体而建时,要体形顺势,空间通透,水因建筑而活,建筑因水而动,相得益彰,可多通过借景、对景的组织,将周边环境有层次纳入建筑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图43.3建筑与布局建筑要保持良好的整体形态,考虑单体间在体量、高度方面的差异,或外围开放,或深掩其屮,

8、通过错落有致的摆列,有机组合众多单体,构成完整的山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