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中试研究

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中试研究

ID:45584298

大小:138.5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5

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中试研究_第1页
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中试研究_第2页
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中试研究_第3页
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中试研究_第4页
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中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中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中试研究姓名:付韬1.1太湖水环境概况太湖湖泊面积为2428km2,平均深度为1.86m.在该地区的城市供水、养殖、灌溉和航运中,太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丁•环太湖大堤的修建和入湖河道的人为控制,实际上太湖已接近封闭,湖泊的水量交换约需一年时间。同时,太湖流域水资源廿发程度很高,流域本地水资源量为162X108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136.7X108m3),年均从长江调入水量为45X108m3,但流域2000年总用水量己达293X108m3,流域耗水量高达ioixiosm3,流域工业、生活年排放污水最为50X108

2、m3,污径比(污水量与河川径流量Z比)为1:2.7。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太湖流域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流域水资源进行了高度开发和利用,但在廿发利川同时,由于对水资源保护重视不够,水污染治理措施尚未跟上,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直接入水体,农tn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太湖流域河湖水污染状况n趋严重。20惟纪50年代至80年代,太湖水质较好,以II类为主,完全符合饮用水源地标准,水体以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为主。据记录,1980年以前,太湖很少出现大面积的蓝藻。从2

3、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因受有机污染影响,太湖水质的类别下降了1个筹级,全湖平均由原来的以II类水为主变到以III类水为主,IV、V类污染水域不断扩大。太湖水体营养状况上升了2个等级,上升到目前以中度富营养为主,个别水域已达重富营养化。1987年太湖水质高钮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总氮(1如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30mg/L.0.029mg/L^1.54mg/L,至2000年分别上升为5.28mg/L>0.10mg/L、2.14mg/L,短短13年间分别上升了60%、248%、65%。由于持续的污染及部分白然因素

4、的影响,2007年太湖发生了“蓝藻危机”:无锡市两个水源地一度受到太湖蓝藻严重污染,水质变腥变臭,丧失饮用水功能,影响到100多万币民饮水;另一方面,冇机污染物对水屮胶体颗粒产生很强的保护作用,给以去除浊度为主要目标的常规水处理带来了极大困难,水源的污染对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威胁着城市供水的水质安全。1.2饮用水水质标准1.2.1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状况由于水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饮水的每个环节英安全质量要素都必须严格控制。1955年卫生部发布实施《自来水水质标准暂行标准》,在北京、夭津、上海、旅顺(大连)等12

5、个城市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管理生活饮用水的技术法规;1956年由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发布实施《饮川水水质标准》,共15项指标;1959年由建筑工程-部和卫牛部发布实施《牛活饮用水卫牛规范》是对《饮用水水质标准》和《集屮式牛活饮用水水源选择及水质评价暂行规则》进行修订,并将其合并而成的,共17项指标;1976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饮用水标准,共有23项指标,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编号为TJ20-76):经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联介批准,1985年卫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修订,指标增加

6、至35项,编号改为GB5749—1985,于1986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2001年6刀,卫牛-部颁布了《牛活饮用水水质卫牛规范》(2001),建设部也于2005年6刀颁布实施《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厂边06-2005),2007年7刀1口,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卩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该规范规定了3彳项常规检验项口,62项非常规检验。我国的饮丿LI水水质标准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在检测项目的修订以和限值上获得了很人的进步。水质检测项目的数量从1956年的15项指标发展到U询的106项指

7、标;部分指标的限值逐渐严格;指标分类更为合理,将水质检测项目分为常规检验项目于非常规检验项目,以供各地区根据当地水质特点行选择。虽然,水质检测项口从15项发展到口前的106项指标,但浊度始终是饮水水质中的主要指标。随着我国制定标准能力的增强,水质标准屮对于浊度和应的规范也逐渐严格,我国水质标准中对浊度的要求从起初的小于5NTU改为H前的小于1NTU,从国家相关部门对浊度标准控制的严格程度町看出浊度在各水质指标屮的重要地位。1.2.2浊度与水质的联系在自然界的天然水体和水处理流程中的工艺水体内,都含有形形色色的颗粒物。一般说來,它是指比

8、溶解的低分子更大的各种高分子或多分布的实体。在环境水质学范畴内,颗粒物的概念相当广泛。它把无机和有机的胶体、高分子、矿物微粒,有牛命的细茵、藻类等等都归类为颗粒物,实际上包括了粒度大于lnm的所有微粒实体,其粒度上限可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