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新型工业化

【3.24】新型工业化

ID:45589170

大小:1.3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5

【3.24】新型工业化_第1页
【3.24】新型工业化_第2页
【3.24】新型工业化_第3页
【3.24】新型工业化_第4页
【3.24】新型工业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3.24】新型工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地铁土再利用的新型绿色建筑工业化体系的可行性分析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快速增长的住宅需求刺激了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大军——农民工,这推动了建设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产生了严重问题。由于建设行业的工作环境艰苦,进入建设行业的农民工相对来说素质较低,流动性大,加之培训不足,要想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成本非常高,甚至无法控制。没有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如何保证工程质量,既要满足急剧膨胀的住宅市场需求,又要保证高质量的住宅建设,工业化住宅开发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一、建筑工业化的背景趋势目前社会资源的消耗基数是非常大的,而且每年都以15%左右的比例在递增,包括总的用水量、用钢量、水泥

2、用量,这些都与建筑建造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据统计每年建筑产生建筑垃圾的总量大约在1500万立方米,建筑施工的用水大概相当于21个大中型水库的容量,施工过程中使用木模板的木材消耗,相当于40万公顷的森林。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现场工作量会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可以大量节水、节材、减排,因此工业化的建造方式是节约社会资源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方案针对推动建筑工业化做了具体部署:“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

3、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2012年4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对于住宅产业化也作了要求:“积极推广适合住宅产业化的新型建筑体系,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建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实现住宅部品通用化,大力推广住宅全装修,推行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

4、位或菜单式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并对绿色建筑不同级别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标准。与此同时,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制定了关于推动住宅建筑工业化建设的地方性政策标准。可以看出,国家及行业本身日益重视对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和引导,特别是当前阶段我国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大潮更为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契机。一、推行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提升经营效率的需求。谈及建筑企业,业内人士的一致看法就是高消耗,低盈利,规模大但效益没体现出来。尤以房建企业效率低下最为突出,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让房建市场深陷红海。而建筑工业化或许成为解救建筑企业脱离激烈竞争的方式之一。如前

5、文所说,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工人熟练的技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并保障构配件质量,将在安全、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对传统建造生产方式的极大改观。缓解劳务紧缺的需求。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建筑企业利用廉价劳动力发展企业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近年来,“用工荒”“招工难”等字眼频见报端,在大量项目停建环境的背景下,薪酬涨幅与招工难度依旧难以匹配,可见建筑行业的劳务紧缺程度。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操作主要采取机械化操作,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劳务的紧缺。促进资源节约的需求。随着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蔓延,超级耗能大户建筑业成为重点需要变革的对象。纵观海外,美国建筑工业化雏形始于20世纪30年代,7

6、0年代开始注重节能、安全,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大力扶持住宅产业的发展,90年代关注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而公开资料显示,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每年有80%的城市垃圾为建筑业产生。显然,不可持续的传统建造方式将导致大量的浪费,而建筑工业化的重点特点之一就是节水、节材、节能、节地。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为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十三五”规划战略提供了新的契机,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而人口红利的淡出更提供了内驱动力。虽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面临着各种挑战,但时代的发展赋予了

7、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与机遇,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中国建筑业将迈入新的现代工业化时代。一、我国现有建筑工业化的几种模式我国现有的建筑工业化模式主要有工厂化建造和现场建造两种模式,分别有着自己的优劣势和适用性。工厂化建造是指采用构配件定型生产的装配施工方式,即按照统一标准定型设计,在工厂内成批生产各种构件,然后运到工地,在现场以机械化的方法装配成房屋的施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建造的住宅可以被称为预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