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新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新说

ID:45590859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5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新说_第1页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新说_第2页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新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新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新说——钱学森之五(2014-10-2517:28:06)转载▼标签:军事中国,历来是个造神的国家,二十世纪又成为造“父”之国。如一个不务正业的“科痞”钱学森竟成了中国的“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导弹之父”、“航空之父”、“航天之父”、“人造卫星之父”......可笑的是,钱学森竟来者不拒,一一笑纳。钱学森真不知羞耻二字。一、可笑的中国“原子弹之父”说1945年7月16日,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生下,在美国呱呱坠地。这个可怕的“婴儿”的降生,人们由此亦认识了它的“父亲”,即“原子弹之父”。那就是大名鼎鼎、永垂人类史册的美国的R.奥本海默。奥本海默获此殊荣

2、,是当之无愧的。这倒不仅仅因为他是历时4年、耗资25亿美元、参与人数54万之众的曼哈顿工程的负责人,更在于他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名副其实的主任。该实验室拥有6000余名研制人员,其中有来自世界各地著名科学家1000多名。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素有“诺贝尔奖得主集中营”之美誉。奥本海默就是“洛斯阿拉莫斯集中营”的营长。奥本海默不同于中国的那些挂虚名的“科学官”。据档案记载,当年实验室的许多重大决策都出自奥本海默的拍板定夺。当年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对奥本海默的超常睿智、人格魅力无不钦佩之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可就忙坏了那些连原子弹与导弹有何

3、区别都一无所知的记者,一些天方夜谭的神话一篇又一篇地出现在报刊上。中国,是个官本位根深蒂固的国家。作为核工业部副部长、原子弹研制的总负责人钱三强,以“原子弹之父”华丽转身进入公众视线似乎无可厚非,然而钱学森这个原子弹研制团队的局外人,对原子弹的研制零贡献(参看我的后续博文),不知怎么亦成了风头竟盖过钱三强的“原子弹之父”。至于隐姓埋名甚至改名的在戈壁滩拼搏奋战十几年、真正在第一线从事原子弹研制的邓稼先、王淦昌等科学家却鲜为人知。咄咄怪事啊!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技人员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自1986年邓稼先的事迹在报刊上首次披露后,业内人士又盖棺论定式地把邓稼先推上了“原子

4、弹之父”的宝座。如今,在网上看到的“究竟谁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答案近乎铁定:邓稼先。樵夫不由感慨万端: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关于中国“原子弹之父”,还有人力挺王淦昌,也有人力挺聂荣臻......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二、饮水思源,不能忘了苏联老大哥实际上,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并非像人们所说的“一无技术,二无资料”,而是采用“拿来主义”,近乎国产化的研制。众所周知,在发展核武器的初始阶段,苏联是给了很大帮助的。人有恩于我,不可忘啊!1955年初,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一座实验性反应堆和一个回旋加速器。1955年1月18日,《人民日报》等报刊都登了《苏联部长会议

5、关于苏联帮助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问题的声明》。1957年9月,中国派出以聂荣臻为团长,陈庚、宋任穷为副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同苏联签订了《关于国防技术的协定》。协定规定,为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苏联将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且提供相应的设备。更重要的是,许多专家为援助中国都不辞劳苦地来到中国。还有一点不得不指出,多年来都大肆宣扬苏联撕毁协议,撤回专家,对中国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须知苏联撤回专家的时间是1960年7月,然而多数援助项目的完成期是1959年和1960年。即是说,多数援助项目都已完成或近尾声。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了苏联提供的的图纸、资料、模型、设备,又有苏联专家的帮助,中国

6、原子弹的研制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正因为如此,聂荣臻顶住来自刘少奇尤其是邓小平的压力(详情请参看我的后续博文《是邓小平拍桌子让“两弹一星”研制叫停》)于1961年在北戴河会议上敢于立下坚持原子弹重新上马的军令状。张爱萍、刘西尧、刘杰亦敢于白纸黑字地得出如下结论:“两三年内,即最迟在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爆炸成功)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可能的。”(摘自《解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十件大事》)完成时日何其精准!就在1960年7月16日苏联专家撤回后,中国仍然“用一切手段取得俄国(前苏联)人尚未提供的技术资料。”(国务院外交部的指令,北京,1960年8月1日,109-927-

7、1,pp1-5)。可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中国从苏联得到很多硬件、软件方面的技术援助。毋庸置疑,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首席元勋非苏联专家莫属。故我们在原子弹爆炸成功之日,可不能忘记这一点。同时,在宣传我们的成果时,亦应有个度,不可胡乱一气地自吹自擂。否则会贻笑世人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总负责人韦伯在谈及阿波罗登月成功时竟说:“我们没有使用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若人类历史上、宇宙飞船首次登月成功的奇迹发生在中国,中国官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