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居民消费与税收政策研究

扩大居民消费与税收政策研究

ID:45600211

大小:108.6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5

扩大居民消费与税收政策研究_第1页
扩大居民消费与税收政策研究_第2页
扩大居民消费与税收政策研究_第3页
扩大居民消费与税收政策研究_第4页
扩大居民消费与税收政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扩大居民消费与税收政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扩大居民消费与税收政策研究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杨抚生史玲摘要:本文从居民消费与总需求结构的关系入手,结合当前的消费现状,深入阐述了居民消费不足的经济成因,重点分析了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扩大消费的财税政策建议。一、总需求结构与居民消费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近年来消费相对于投资与净出口增长缓慢,消费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消费不足成为抑制内需的关键因素,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索是高储蓄形成的高资本积累率,低消费、高投资和高净出口是总需求的基木特征。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

2、询全球的平均消费率约77%,固定资木形成率为23%。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率比批界平均水平高十儿个百分点。-二大需求对GDP增氏的贞献率—最终消费支出资一木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数据來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年版从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nJ以看出(图1),外贸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最低,受国际环境波动很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整体來说高于净出口低于消费,波动幅度人于进出口小于消费,2004年以示虽

3、然有冋落的趋势,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势头仍然强劲。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最大,而且相对稳定,但进入新千年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从分类型來看(图2),居民消费构成了最终消费的主体,占80%左右,但居民消费比重被政府消费逐年压缩呈下降的趋势。政府支出份额比较稳定,屈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从90年代初的50%左右下降至2006年末的36.2%。可见,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的下降是最终消费支出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居民消费还呈现出城镇与农村不一•致的特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明显要快于农村

4、居民消费增长率。图2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支出和居民支出份额一*一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8)X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年版我国长期奉行通过资木积累和出口导向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为了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目标,通过扭Illi要索价格,增加资源消耗的方法,这种发展战略是以动态无效率和牺牲社会长期福利为代价的(阎坤,2009)0扩大居民消费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经济危机的冲击,实现经济发展即期目标,更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从短期来看,居民的消费能力的提高扩人了内需,弥

5、补了由于经济危机带來的净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造成的损失,为小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泥潭、拉动世界经济发展加重了祛码。从长期看,居民消费的提高改善了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社会持和谐和全而小康创造了条件。当前,百年不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经济存在下行的压力,2009年笫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增速跌至10年最低水平6.1%,CPT和PPT双双滑落呈负增长,对外贸易岀口总额下降24.9%,外商直接投资减少56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减少21万人,企业总体利润同比下降37.3%

6、,这对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而R,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的同时,消费者信心下跌,预期未来收入减少,居民的消费意愿减少、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加,这对木已不足的消费需求雪上加霜。因此,优化国民经济增长格局,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通过投资和消费的齐步走来扩人内需、改善民生,以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成为当前一项垂要的课题。二、居民消费不足的经济因素分析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经济、政治、历史习惯、社会因索等等。当前影响我国消费不足的主要经济因索有:收入水平、

7、人口红利、收入分配差距、社会保障制度。(-)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连年增长,但整体来说,居民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明显低于GDP的增长,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图3)。2000-2006年居民总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11.2%,工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6%,但是同期规模以上工业金业利润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5.5%,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劳动者报酬占(DP比重从2000年的51.4%下降至2006年的40.6%,营业盈

8、余占比从2000年的19.06%.1:1升到2007年的30.67%(阎坤,2009)o在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格局中,1996-2005年政府所占比重上升了3.6个百分点,企业所占比重上升了5.9个百分点,居民所占比重下降了9.5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