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歇尔的供给曲线

浅谈马歇尔的供给曲线

ID:45602291

大小:245.3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5

浅谈马歇尔的供给曲线_第1页
浅谈马歇尔的供给曲线_第2页
浅谈马歇尔的供给曲线_第3页
浅谈马歇尔的供给曲线_第4页
浅谈马歇尔的供给曲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马歇尔的供给曲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马歇尔的供给曲线摘要马歇尔的供给曲线是有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穆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条件(或提供条件)曲线,用几何方法来证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国际交易比率。穆勒和马歇尔的理论共同构成了相乂需求论,论述了贸易条件,即国际贸易屮两国产品交换形成的国际交换比率是如何决定和达到均衡的。关键词马歇尔穆勒供给曲线几何证明国际交易马歇尔的供给曲线又称相互需求曲线,它表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曲线,反映的是在不同价格水平上,一国在某一进口量上所愿意提供出口量的轨迹。而两个国家供给曲线的交点处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为了得到马

2、歇尔的供给曲线,我们要先推出各个国家各自的供给曲线。而一个国家的供给曲线叮以从它的生产叮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以及各种叮能使贸易发生的相对价格中推导出來。我们假设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A拥有X产品的比较优势,B拥有Y产品的比较优势。(b)在上图中a中,假设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A国处在均衡点A,如果贸易条件在Pb=1的条件下发生,A国的生产将移动到B点,在贸易中用60XpY与B过交换60Y,最终的消费组合为E点并得到b图中的E点。同样,当弘=1/2吋,A过的生产将移动到F,用40单位X交换20单位Y,最终

3、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上的H点,同样得到b图上的H点,在不同的P下,得到不同的组合点并映射到b中,连接这些店就可以得到一条平滑的曲线,这就是A国的供给曲线,表示A为进口某一数量的Y商品而愿意出口的X商品。B国的情况如下图也可以得到其供给曲线。14()120H56()454()()B‘TU'C9A12()4065HO10()(a)两国的供给曲线差异在丁,A国凸向X轴,B国凸向Y轴,这表明了它们各自的比较优势所在。国用60单位X与B国交换60单位Y,B过用60单位Y和A国交换60单位X,两国在贸易屮获得了相同的利益。在其他任

4、何一个价格水平上,对两种商品的进口和出口的意愿都不会相等么,但会推动相对价格向均衡方向移动。例如在¥=Pf=1/2的时候,A国愿意出口40X,低于B国在这个相对低价下愿意进口pY的数量・B国对X的超额进口需求将会使得PX/PY±升,这是,A国将会增加对X的出口供给,A国沿其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国也会减少对Y的进口需求,B国沿其供给曲线向下移动,这种移动持续至供给与需求在心打到平衡,使相对价格从Pf向P移动。在这个推导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供给需求的一般理论,推导很多有用的结论,比如,国际贸易条件,即用木国出口商品数量表示

5、的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其水平高低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其一,外国对本国商品需求的数量及其增长同木国对外国商品需求的数量及其增长之间的相对关系;其二,木国可以从服务于本国消费需求的国内商品生产中节省下来的资木数量”。因而,“在国际贸易中享有最为有利的贸易条件的国家正是那些外国对它们的商詁有着最大需求,而它们自己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最小的国家。其次,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出口商詁的意愿取决于它因此能从外国获得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即:一国的出口规模随其国际贸易条件而变化。基于国际贸易条件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在某一特定贸

6、易条件下,一国愿意捉供的出口商品的数量正好等于其贸易伙伴国在同一贸易条件下所愿意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或一国的出口总额恰为它愿意支付的进口总额。也就是说,某一特定的贸易条件为贸易双方共同遵守。在这样的贸易条件下,两国的进口需求与出口供给两两对等,国际贸易处于均衡状态。最后,在双边贸易中,对对方岀口商品的需求,以及贸易双方共同遵守的国际贸易条件,随着由各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等因索决定的对对方出口商品的需求强度的相对变动而发生变化。倘若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其于本国对外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外国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大,本国的相对需

7、求强度较小,则外国在同本国的竞争屮就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本国就可以享冇比较冇利的国际贸易条件。具体说来,对对方出口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小的国家,在贸易双方的相互竞争屮占有较为有利的位置,最终决定的国际贸易条件比较靠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率,因而本国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贸易利益。简言Z,贸易双方Z间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最终水平,进而决定了国际贸易总利益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