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

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

ID:45606257

大小:181.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5

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_第1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_第2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_第3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_第4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充栋盈车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月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复)审表工程名称:编号:致(监理单位):现报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全套、部分),己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审查和批准。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承包单位项目部(公章):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1、同意2、不同意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1、同意2、不同意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后并于月日前报来。项目监理机构:(公章)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连同施工组织设计

2、一并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1、施工工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测量定位一基坑土方开挖一混凝土垫层一管道安装后一绑筋、支模、现浇混凝土井壁(井筒)一井盖板安装一土方回填;2、施工方法:场地的定位控制线、引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监理复验合格,并办理完预检手续。按规定要求的顺序进行挖土,预留200厚土层人工挖至槽底,不得超挖。施工所用的主要机具:225型挖土机、自卸汽车、铁锹、打夯机、手推车等。3、混凝土检查井模板安装在监理复线合格后进行土方开挖,基础垫层侧模采用木方,检查井挖坑见底放线后,用10X10cm方木支模,底板采用木

3、模板。井壁(井筒)模板安装支搭,内模板采用建筑木模板。支搭时,严格控制结构外缘尺寸,并用水准仪监测调整模板顶面高程。模板必须尺寸准确,板面平整;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承载力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的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构造简单,拆装简单,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模板的验收模板安装完毕后,工长组织班组长、操作者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rti工长报质量检查员专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自检、专检和交接检均执行质量标准进行验收。4、检查井钢筋绑扎检查井钢筋骨绑扎前,由测量人员将检查井控制线投放在底板混凝土上,并在底

4、板上弹线、布筋。对于有油渍、铁锈、泥土等的钢筋,清除干净后使用;钢筋交叉点应用20-22#金属丝扎牢,中间部分可隔一绑一,四周三根筋及板筋相接处钢筋要逐根绑牢,接头绑扎应在中心和两端三处扎牢。绑扎底板筋的同时绑扎墙壁预留插筋,预留插筋按照井室深一次到位,并要做到位置准确且与底以筋连接牢固。底板上、下层筋间距使用钢筋排架控制。预留插筋必须绑扎不少于三道水平筋,内外层筋之间加绑一道排架,确保其稳定。控制保护层所用垫块要提前加工,保证使用时强度符合要求,布设垫块纵横向间距不大于80cm。5、底板混凝土浇筑垫层混凝土为C15,厚10cm,严格控制垫层标高在0〜-5mm

5、内,养护、拆模。浇筑井壁(井筒)混凝土工作需在模板、钢筋和预埋件验收合格后并清理吹仓完毕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拌和采用商品混凝土,针对本工程结构要满足长期与污水接触的环境要求,要确保其耐久性。混凝土要按照设计要求和各项指标提前进行试配。商品混凝土采用汽车输送混凝土到施工现场,浇注时用人工配手推车直接送到浇筑点。检查井浇筑混凝土用溜槽的方式下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要做到紧插慢拨,插捣点间距>40cm;底板项面用木抹子压平。井壁预留台混凝土浇筑时,要与底板混凝土浇筑有40-60min的间隔时间,以防插捣不实。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门看筋、看模人员,并经常观察模板、

6、钢筋、预埋孔洞、预埋管和插筋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浇筑墙体时应分层浇筑,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井壁(井筒)结构模拆除后,应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经常浇水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为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混凝土在终凝前,对表面应进行2〜3遍搓压处理,然后用塑料布覆盖。6、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实行混凝七模板拆除申请制度,工长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表》,得到质检员及主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人员拆模。模板的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

7、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拆除时注意对混凝土的保护,严防猛砸、硬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