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常识》PPT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常识》PPT课件

ID:45609911

大小:472.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15

《职业病防治法常识》PPT课件_第1页
《职业病防治法常识》PPT课件_第2页
《职业病防治法常识》PPT课件_第3页
《职业病防治法常识》PPT课件_第4页
《职业病防治法常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病防治法常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业病防治常识运输车队张艳梅2012年4月18日一.职业病防治法的 基本概念职业病的立法背景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高:目前我国尘肺病诊断病例已经超过60万人,存活的有47万人左右。仅就职业病报告资料,我国每年尘肺新发病例在1.5万人左右,其他的职业病例在5000人左右,每年的职业病诊断新发病例在2万人左右。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问题突出劳动者、用人单位、国家经济负担严重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问题职业病的立法背景多种所有制与发展市场经济/用工制度改革与流动劳动者的形成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和国企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

2、制度需要立法是国际通行做法加入WTO带来的挑战职业病的立法意图立法意图体现保护受害者和职业病患者权益理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与现有医政管理法律法规衔接与现有职业病待遇规定和社会保障立法相衔接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控制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接触粉尘、放射性、有毒有害作业按照职业病名单实施管理适用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理论上说,不包括没有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参照执行:其他单位(第二条以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参照本法制定管理办法中华

3、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江泽民主席签署第六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2011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胡锦涛主席签署第52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职业病防治法立法宗旨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

4、定本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用人单位的责任明确规定单位是职业病危害的责任主体,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劳动者是职业卫生保护的对象,是职业危害的受害者。职业病有关概念职业病:指的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乞讨职业的有害因素。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业病防治的宗

5、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坚持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职业病检查费用: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特点多数职业病一旦患上,很难治愈,特别是一些严重的慢性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性肿瘤等。尘肺病仍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发病时间短、病情重。发病年龄轻、工龄短。呈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分布。54%尘肺患者来源于冶金系统所属企业。高危人群是农民工。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目前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

6、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十大类,115种职业病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一旦患上职业病,往往很容易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致残、致死,慢性职业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治疗和康复费用昂贵。对企业的危害:一些企业由于慢性职业病人逐年不断累积,其医疗和福利费因此逐年增加,导致企业不堪重负,有的甚至被拖垮。企业必须承担所有费用,甚至被罚款对国家的危害:鉴于职业病患者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直接影响到我国人口素质和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较普遍,特别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或病故的农民工,其家中老人和孩子无人抚养,极易成为社会不

7、稳定因素。职业健康检查目的1、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筛选职业危害易感人群;(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对于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应按规定不得从事相应的工作,对于在岗的劳动者,一旦发现职业禁忌,应当及时调离,改变作业岗位。)2、及时发现职业性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3、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以利及时治疗或安置职业

8、病人;4、为职业危害评价、职业危害治理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职业健康检查方式上岗前健康检查:又叫就业前检查,即对工人上岗前所进行的身体健康状况检查。通过就业前检查,排除职业禁忌证,防止患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工种和作业,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对易感者健康的损害,防止职业病发生。目的:发现职业禁忌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