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中税务问题专题研究

股权转让中税务问题专题研究

ID:45613137

大小:51.9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5

股权转让中税务问题专题研究_第1页
股权转让中税务问题专题研究_第2页
股权转让中税务问题专题研究_第3页
股权转让中税务问题专题研究_第4页
股权转让中税务问题专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权转让中税务问题专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序兮税种主要政策归纳1个人所得税(一)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个人所得税:(二)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股票。上市公司股东,如果是限售股转让•根据财税[2009]167号、财税[2010]70号文件规定,征收20%个人所匀税。由于2010年1月1日以帆即使转让非限鸽股股权也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出现了沸沸扬扬的“陈发树资金矿业避税“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财税[2009]167号文件规定自2010年1月1日开始,对大小非解禁转让以及其他限告股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KETF避税与财税[2010]70号文件•“财税【2009】167

2、号文件只说售限售股获利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并未说明用股票换呈金,卖出基金获利需耍缴税,这就为加些持有限俗成份股的个人人小非提供了一个避税通道。这种避税方式又引起了財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注意,2010年11月10IEL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金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供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何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09】70号文件),规定:限借股在解禁前被影次转让的,转让方对毎一次转让所得均应按规逹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通过证券交易所集屮交易系统或大宗交易系统转让限售股,个人川限咎股认购或小购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份额

3、均局于纳税的范出I。从而将ETF避税模式彻底培死。2.■鹰潭模式J限咎股自然人般东同国家税收政策的博弈还在继续,这一•次出而助阵的是地方政府。由于限售股解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证券公可代扣代缴.而国家法律并没有跟制必须在哪-个证券公司进行交易•因此各地财政部门盯上了这个所谓的“可流动财源”•纷纷出台财政返还政策,以吸引限倚股到本地解禁,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所谓:疇涼模式”,根据税法的规定,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的个人所得税,60%耍上缴中央财政,40%归地方财政。而江西省鹰潭市政府2010年7月出台的《鼓励个人在海潭市辖区证券机构转让上市公司限

4、倍股的奖励办法》规定,如果个人限倍股东总意來本地营业部减持,政府可将限您股东减持个税的地方实得部分的80%作为奖励再返还给纳税人。纳税人如果愿意将奖励全部附在閤淖投資置业的话•还可按个税地方实衔部分的10%再奖励。其运作模式如下:第一步.办理销户手续.即大小非持有者持木人有效身份证原件.深沪股东账户卡原件,到原开户证券营业部填写《撤销指定交易申请农》•办理股票转托管和撤销指定交易手续;第二步,在矚谭市辖区内证券营业部开设新的营业部资金账户及第三方存管银行账户。3.平安保险解禁引发税收争议。2007年平安保险上市之前•由于个人不能成为

5、上市保险公司的股东,所以将员工受益计划设计为法人持般.即山新蜜时公司和景傲实业这两家员工投资集合相关公司代表员工持股。股权架构为:平安保险员工一(新豪时公司、杲傲实业公司)一平安保险上市公司。2010年4月,首批平安保险限售股解蔡,根据计算1・9万名平安保险员工平均每个人出住所持股票获利为200万元,但是出住股票的主体是新彖时公司和呆傲公司,200万元按照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后.只剩下150万元.分给员工的时候尚需要扌H缴20%的个人所得税30万元,冈此以出住股衆获利为200万元为例.员工需要负担80万的个人所得税.财富大幅缩水

6、.受益打了六折。那么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合理方式解决该问题呢?根据财税【2008]159号文件规定,合伙企业是税收透明体,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則.即:如果新豪时公司是合伙企业的话.只需要就200万利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40万元即可•25%的企业所得税不碍要缴纳•即:财富打八折,这一点员工是可以满意的。(三)转让境内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东,如果是非限啻股转让(二级市场),需要进行12/J元以上高收入申报.但是根据财税字[1998161号文件,个人转让境内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得继续免税。即:目前炒股所得,只申报不征税。(四)转让境外上市公可股

7、票。目前二级市场转让股票免税.只针对境内上市公司•对于个人转让境外上市公司股栗取得所得.应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五)股票期权。对于股禁期权所得.至今为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总共下发了9个文件,主要是以财税[2005]35号.国税函】2006]902号.财税[2009]5号.国税函[2009]461号.财税[2009]40号文件为主。1、《关于个人认购股票等有价证券而从雇主取得折扣或补贴收入有关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題的通知》(国税发(199819号):首次对股票期权所得的性质进行认定,认定为“工资薪金所得”。国税发[1998

8、]9号文件虽然没有用“股票期权“的字眼,但是实质上首次提出了”股票期权”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并且明确界定为工资薪金所得。2、《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以有价证券形式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呦定纳税义务有关问題的通知》(国税函【2000】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