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背景下的行业和投资策略选择

通胀预期背景下的行业和投资策略选择

ID:45618735

大小:181.05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1-15

通胀预期背景下的行业和投资策略选择_第1页
通胀预期背景下的行业和投资策略选择_第2页
通胀预期背景下的行业和投资策略选择_第3页
通胀预期背景下的行业和投资策略选择_第4页
通胀预期背景下的行业和投资策略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胀预期背景下的行业和投资策略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胀预期背景下的行业和投资策略选择华泰证券研究所_、今年我国的通胀及其程度我们认为,今年的物价形势预计将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通胀预期不断提升,通胀压力在逐步加大。二是全年物价实际上涨幅度比较温和,CPI年度涨幅超过5%的可能性并不大。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和世界经济复苏将推动物价水平的上升。我国经济在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率先走出了最困难的时期之后,今年经济向好的势头有望继续巩固,呈现稳步回升的增长态势,从而为迎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奠定基础。经济的稳步复苏为物价的回升提供了基础。从我国CPI

2、与GDP的历史变化情况看,在经济处于扩张态势中的时候,CPI总体也逐步呈现出上升走势。在经济处于回落调整态势中的时候,CPI逐渐亦呈现出下行走势,CPI对经济增长变动的反映有一定的滞后期。为此,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回升,物价指数也将走出底部,逐步呈现上升态势。同时,从今年的国际环境看,在包括先进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采取的强有力政策支持下,主要经济体将进一步企稳复苏,实现正增长。从IMF、世界银行、联合国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看,今年世界经济有望实现2%以上的增长,包括美国、日本、欧元区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均有望由负转正,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随着世界经

3、济的复苏,必然拉动对大宗商品的强劲需求。其次,去年大幅的货币扩张和今年货币流动性依然宽松增加了未来通胀的风险。去年,为应对金融危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实际运行中已显现出极为宽松的特点。全年信贷投放规模超过9万亿元,Ml增速达到30%以上的高位,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多大程度上超过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角度看,去年前三季度,M2增速已超过名义GDP增速25个百分点’是近年来的新高。由于物价走势与货币现象密切相关,大量的货币投放通过一系列的传导过程增加了未来通胀的风险,我国的CPI和Ml增速数据显示,我国的Ml增速与滞后6个月的CPI涨幅相关度较高。目前Ml

4、增速的显著上行对未来物价的上涨将产生一定助推作用。今年,我国货币流动依然充裕。预计今年新增贷款为7.5万亿元,加上2009年留下的1.6万亿元未用贷款,实际可用资金量达到9.1万亿元,预计贷款资金实际使用不会超过2009年的8万亿元。也就是说,2010年资金流动性堪比2009年。近年来世界性期货投机越演越烈。期货有助长助跌的功能。在人们普遍预期通胀的情形下,产品价格会脱离现实飞涨起来,尤其是多逼空的情形;在人们普遍预期通缩的情形下,产品价格会脱离现实迅速下跌,尤其是空逼多的情形。目前,人们普遍预期2010年世界经济较快复苏,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快

5、速增长,世界总需求较2009年有比较大的增长,预期发生温和的通胀现象。同时,国际货币流动性依然很宽松,存在过剩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追逐高利润的游资就会买入商品期货,一方面是保值而另一方面就是追逐高额利润。心理预期加过剩流动性将推动期货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从而拉动现货价格的上涨。第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不断增大。一是影响食品价格价格上涨的食糖,去年世界消费产出大国印度和中国大幅减产,导致世界食糖缺口严重。国际糖业组织(ISO)最新一期糖业季度报告中预测,2009/10年度全球糖的供应缺口将达840万吨,远超此前预测的450-500万吨

6、,对于2008/09年度全球糖缺口的预测也从此前的780万吨扩大到1040万吨。二是棉花中国2009/2010年减产20%,新年度棉花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到457.9万吨,创2000年以来最高值。新年度我国棉花需求量在出口继续好转及内需拉动下或将高于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供需缺口将远超2003/2004年度,这必将为期棉价格的上涨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世界石油价格存在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中国需求”预期大增,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进口将增长一倍以上;恐怖活动和突发事件处于频繁周期;四是货币贬值将推动贵金属价格上涨。五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去年以来各国纷纷出台了救

7、市措施,向市场中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各国货币的过量发行也将助推大宗商品价格。最后,从长期看美元贬值是必然趋势,美元的贬值也将支撑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带动我国上游生产资料行业价格的攀升。2005年以来的数据显示,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与PPI中的生产资料价格涨幅相关系数高达0・9。第四,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和地区性差异、行业结构性差异将推动劳动力价格上涨。本世纪以来,我国消费占GDP比重越来越低,消费率低于50%,低于正常水平十多个百分点,其中重要原因是初次分配中劳动力价格过低。2010年,政府可能出台改变这种状况的政策。譬如提

8、高城市的最低工资水平。同时,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很大,薪资的地区性差异也很大,而且这几年有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