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章整合提升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章整合提升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ID:45624129

大小:1.61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5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章整合提升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_第1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章整合提升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_第2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章整合提升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_第3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章整合提升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_第4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章整合提升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章整合提升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基础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根据国家林业局防治沙漠化管理中心透露,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到27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0%。目前沙化土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13个省区市已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北,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据此回答1~2题。1.近些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B.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所致C.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区推进所致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面植被死亡所致【解析】 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

2、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造成植被破坏。2.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C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D.恢复自然环境【解析】 我国荒漠化整治目标是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3~4题。3.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D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3、 D.①④4.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B )A.水旱灾害加剧B.湖泊淤积C.土壤盐碱化加重D.河床抬升【解析】 第3题,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明显,水流速度快,容易产生水土流失,①正确;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②错误;本地区主要是黏重的红壤,③错误;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容易流失,④正确。第4题,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本地区属于湿润地区,所以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盐碱化。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淤积、河床抬升。还会导致水旱灾害加剧。5.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

4、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B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④禁止超载过牧,退牧还草【解析】 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①大小兴安岭地区,大力植树造林;②三江平原改善湿地;③阴山北部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④黄土高原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读下图,回答6~9题。6.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D )A.黄土高原B.柴达木盆地C.天山D.内蒙古高原7.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B )A.兴建小水电站B.利用风力发电C.营造速生薪炭林D.

5、修建核电站8.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 B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9.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C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解析】 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到蒙古包、牛羊等典型草原特征,应该属于内蒙古高原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金缺乏,小水电站、薪炭林、核电站建设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当地风力较大,适合风力发电。当地主要生产活动是放牧,过度放牧能造成草场荒漠化。荒漠化的最有效治理措施是恢复其地表自然植被。(2018·九江十校

6、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一次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单位:小时)图,据此回答10~12题。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A )A.1月B.4月C.7月D.10月11.该岛屿分布着大量的雨林,少数地区依然有烧荒种植作物现象,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 B )A.气温B.降水C.风向D.光照12.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了( C )A.雨林土壤的贫瘠性B.烧荒后肥力下降C.雨林环境的脆弱性D.作物生长需肥多【解析】 第10题,读图,根据右图中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形态,相同时

7、间间隔,扩散得越远,说明该方向上的风力越强。图中火山灰主要飘向东南方,说明该地盛行风是西北风。图示位于南半球赤道附近,冬季,来自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北风,所以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1月份,A正确。第11题,该岛屿分布着大量的雨林,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气温不是烧荒考虑的主要因素,A错误。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降水因素,降水较少时,便于进行烧荒,B正确。风向、光照不是影响烧荒的主要因素,C、D错误。第12题,图中曲线说明该地土壤肥力的变化状况,由b到c的变化表示土壤肥力下降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持续时间长,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缓慢恢

8、复,说明雨林环境的脆弱性,C正确。二、综合题1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