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 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 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

ID:45627882

大小:1.05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5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 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 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 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 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 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 地表形态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表形态一、单选题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沉积物质来源复杂D.物理风化作用较强2.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A.高度B.速率C.规模D.年代3.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

2、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A.风积沙丘B.风蚀沟谷C.冲(洪)积扇D.三角洲大石河位于燕山褶皱带的西部,地质构造复杂,河流蜿蜒曲折,其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村庄都分布于河流北岸,但丁河段村庄经常遭受洪涝灾害。下图为大石河不同河段河流流向、聚落分布和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A.冰川侵蚀B.流水溶蚀C.背斜成谷D.向斜成谷5.图示河段沉积物多的主要季节和沉积地貌最显著的分别是A.夏季、甲B.夏季、乙C.秋季、丙D.秋季、丁6.对比甲、乙、丙三河段村庄的分布位置,丁河段村庄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河流凹岸,雨季河

3、流易决堤B.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塞河道C.植被稀疏,河水含沙量大D.河谷地势较低,排水不畅读某区域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G地的地貌是(  )A.冰斗B.冲积扇C.三角洲D.沙丘8.G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2010年8月,浙江江郎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福建泰宁等6个丹霞地貌,被捆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砂砾岩,经内外力作用后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下图为某丹霞地貌图,回答下列各题。9.图中岩石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

4、沉积岩D.变质岩10.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A.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流水沉积C.流水侵蚀、重力崩塌D.重力崩塌、地壳抬升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A.降水B.地下水C.积雪融

5、水D.冰川融水12.苏木吉林湖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13.研究表明,苏木吉林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平均蒸发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区A.多阴雨天气B.植被茂盛C.风速较小D.海拔更高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蛇曲多分布在平坦地区,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边境,却能看到“S”型的蛇曲深深嵌入岩层之中。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4.推测乾坤湾形成的原因是A.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B.断裂下陷,地势低洼,河流堆积C.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D.断

6、裂下陷,裂隙发育,河流侵蚀15.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A.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B.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C.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D.地势较高,有利防洪,光照充足16.村民在乙地打井取水饮用的主要原因是A.距黄河近,水量丰富B.离聚落近,取水方便C.岩层过滤,水质较好D.位置较高,不易被淹读“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7.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18.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处的

7、最佳位置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016年11月下旬,一队探险登山爱好者在秘鲁古城库斯科附近威尼坎加国家公园徒步登山过程中,在海拔5050米的地区发现一座砂岩丹霞山脉——“彩虹山”,一名队员站在蓝天白云下享受被“彩虹”包围的感动,且面向正北拍照留念(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登山运动员在攀登“彩虹山”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是(  )①地形崎岖②大风暴雪③高寒缺氧④暴雨山洪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0.下列对“彩虹山”的形成过程推理正确的是(  )A.流水沉积—挤压抬升—外力侵蚀B.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外力侵蚀C.挤压抬升—外

8、力侵蚀—流水沉积D.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材料,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