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虞美人》公开课

《蝶恋花》《虞美人》公开课

ID:45631696

大小:1.91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1-15

《蝶恋花》《虞美人》公开课_第1页
《蝶恋花》《虞美人》公开课_第2页
《蝶恋花》《虞美人》公开课_第3页
《蝶恋花》《虞美人》公开课_第4页
《蝶恋花》《虞美人》公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蝶恋花》《虞美人》公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虞美人蝶恋花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婉约词的风格、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2.通过词的意象,赏析词的艺术手法和意境。3.背诵并默写全文。词的相关知识1.词兴于,盛于,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3.词按字数分为、、。4.小令字数在,中调在,长调在。5.词牌和标题: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题目,往往把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58字以内长调中调小令词牌宋朝隋唐题目90字以上词牌59

2、至90字宋词基本分为:、两大类。(1)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吴文英、欧阳修等等。主要特点:内容侧重儿女风情,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2)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张孝祥、张元干、刘过等。婉约派豪放派虞美人李煜李煜,即李后主。政治无能,文艺上却以史诗文,无所不通,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妙解音律,尤工于词。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

3、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他的绝笔词。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朗读诗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愁”亡国思乡之愁词人是怎么样写“愁情”的?哪些意象能够体现出这种感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为什么《虞美人》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怀念故乡,怀念亲人“问君能有几

4、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2、将愁思比作一江东流的春水,形象生动的将抽象的愁化成了形象可感的江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长流不断,无穷无尽。3、表达出了作者愁苦的多和无穷无尽。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朗读蝶恋花晏殊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范仲淹、韩琦、欧阳修

5、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著有《珠玉词》。作者简介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约,名作有《浣溪沙》等。晏殊的词,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是晏殊词另一主要内容。jiānān,了解jiàn,栏杆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使……凋落诗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

6、的感情?(词眼)“愁”上阕离别思考?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特点是什么?是怎么体现的(手法)?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特点是什么?是怎么体现的(手法)?菊兰罗幕燕子明月愁泣寒双飞斜光到晓拟人,借景抒情这里用“愁烟”、“泣露”、“双飞”、“不谙”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使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透露主人公自己的哀愁。诗歌中的意象寓意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柳

7、暗喻离别(“柳”、“留”二字谐音)故乡的象征(“柳”多种于檐前屋后)遣愁的凭借(“柳”絮飘忽不定)“南浦”、“长亭”喻指送别寒蝉人格的高洁,悲凉的同义词乌鸦衰败荒凉之兆下阕思念思考?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凋使……凋零,使碧树一夜凋去,写风的劲厉肃杀,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愁苦。独孤独,与上阕“燕子双飞”映衬,写出主人公离别后的孤独无依。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方法介绍意

8、象分析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法移情入境法.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