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学案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学案

ID:45632835

大小:1.01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15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学案_第1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学案_第2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学案_第3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学案_第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重大转变,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典型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和近代化发展与成熟的阶段,还是近代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阶段。1.政治上:英、法、美等国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英、法、美、德、日等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2.经济上: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生产组织形式从工厂制发展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文化上:马克思主义诞生,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文学艺术继续繁荣,新的艺术形式涌现。

2、阶段一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兴起: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由此拉开序幕。(2)突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使工业动力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3)发明: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4)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②生产组织形式:确立了工厂制。③阶级结构: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④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⑤工业结构:

3、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2)概况: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3)成就①电力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②交通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③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4)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②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③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考法1 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

4、开展和特点[典例1](2018·全国Ⅰ卷,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考题点评本题从史学研究角度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旨在考查考生的史学素养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从题干阐述及迁移所学知识角度分析判断。

5、解析 材料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者将不同的新因素加入到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中,最初研究者只关注了经济因素,而后期研究者加入了政治因素和资源因素,说明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全面,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观点都合理,但不一定都全面,只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是不正确的,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时,欧洲其他国家大多是封建国家,对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研究不可能参照这些国家,排除C项;后期研究者观点可能更全面,但不一定更可信,对历史研究的可信度来自于历史事实,而不是研究时间上的先后,排除D项。答案 B[典例2](2016·全国Ⅲ,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

6、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考题点评本题借用美国南北铁路轨道的差异考查工业革命对市场的影响,主要考查理解判断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南北铁路轨道的尺寸不同现象,蕴含着南北市场不统一的本质。解析 19世纪60年代美国工业革命刚刚开始,各地铁轨有很大差异反映出美国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国内市场,故选A。各地铁路不统一,说明

7、铁路部门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故B项错误。C项没有材料依托,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 A[典例3](2015·全国Ⅱ,33)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考题点评本题借用19世纪末欧美主要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及所占比重,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工业革命对世界工业发展的影响。解题关键是:注意表格中时间节点及英、美、法

8、、德四国的比例权重。解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