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

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

ID:45633478

大小:837.8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1-15

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_第1页
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_第2页
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_第3页
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_第4页
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III)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这一年属于公元前A.19世纪前期B.20世纪后期C.21世纪前期D.21世纪后期【答案】C【解析】公元前的世纪和年代与公元后相反,公元前2070年属于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属于晚期,故C正确;其他时间标记不符合题意,排除。2.“不行黜陟(官职的升迁或降黜)而藩国自析”。这评价的是汉武帝实行的哪项措施A.颁布“推恩令”B.平定“七国之乱”C.实行郡国并行D.用察举制选官

2、【答案】A【解析】材料出自《汉书·诸侯王表》,意思是说中央不刻意打击,诸侯国就自己解体,显然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作用,故A正确;B是汉景帝行为;C是汉高祖行为;D属于选官制度。3.三省六部制经过长期发展,到隋唐时期才得以确立并完善。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A.决策B.审议C.执行D.司法【答案】C【解析】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负责执行,故C正确;A是中书省职责;B是门下省职责;D属于司法机构负责。4.下图是中国某朝代中央政府的组织图,结合所学可判断其形成于时期A.秦始皇B.明成祖C.康熙帝D.雍正帝【答案】D【解析】雍正皇帝时期设立军机处,故

3、D正确;其他选项皇帝在位时期均没有设置军机处,排除A、B和C。5.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A.设立内阁负责奏章票拟B.派遣通判监督地方长官C.派遣文官担任地方知州D.设枢密院分理全国军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权力制衡”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全国军务归枢密院管理,以削弱宰相的军权,故D项正确;内阁制度创立于明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C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题干“中枢机构”不符,排除。【点睛】“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权力制衡”是解题的关

4、键信息。6.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

5、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7.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

6、容。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D.建立军事基地【答案】B【解析】列强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这是两次鸦片战争发动的主要目的,故B正确;A和D不是主要目的;C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侵略方式。8.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A.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B.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C.凡有仿造外国火车、轮船、器皿者,给予专利鼓励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答案】C【解析】符合时代潮流指的是发展资本主义,C出自《资政新篇》

7、,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故C正确;A、B和D均出自《天朝田亩制度》,不符合题意。9.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

8、”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