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版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

ID:45636985

大小:133.3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5

2019版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19版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19版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19版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19版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版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1.xx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他们从果蝇中分离出一种能够控制节律的period(周期)基因,该基因编码的PER蛋白在晚上会在果蝇细胞内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如图为PER蛋白的合成和分解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具有繁殖快、易于培养、相对性状明显等优点B.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过程①和②发生的场所相同C.PER蛋白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内质网、高尔

2、基体、线粒体D.生物钟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人类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问题【答案】C【解析】由于果蝇具有繁殖快、易于培养、相对性状明显等优点,所以科学家常常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过程①和②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大肠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过程①和②发生的场所相同,B正确;PER蛋白属于胞内蛋白,由细胞质内游离的核糖体合成,不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但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错误;分析图示可知:PER基因通过[①]转录和[②]翻译过程控制合成PER蛋白,当PER蛋白的含量增加一定浓度后,通过③过程的

3、负反馈调节,使[①]转录过程受到抑制,导致合成PER蛋白速率降低,进而实现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可见,生物钟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人类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问题,D正确。2.生物概念图是指将一组相关概念用线条和文字连接成图形,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概念图构建错误的是()A.若1表示细胞膜的成分,2-4可分别表示脂质、蛋白质、糖类B.若1表示核苷酸,2-4可分别表示核糖、磷酸、含氮碱基C.若1表示真核细胞具双层膜的结构,2-4可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D.若1表示真核细胞

4、的分裂方式,2-4可分别表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组成,有的可能还含有胆固醇;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五碳糖、含氮碱基和磷酸构成;真核生物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详解】A.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糖类,A正确;B.核苷酸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构成,B错误;C.线粒体、叶绿

5、体、细胞核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D.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D正确。3.下列有关“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进行的,但信息种类一定不相同B.碳元素不一定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C.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通过突触时一定是单向传递的D.基因A和a可以双向突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信息是双向传递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

6、向性,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突变后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详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不同的对象传递的信息种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A错误;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形式是CO2,B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通过突触一定是单向传递的,C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A和a可以双向突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如AA突变为Aa,或Aa突变为AA,性状都没改变,D正确。【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是弄清楚生物学中有关方向的问题,明确信息是双向传递的,兴奋的传递可能是单向或双向的

7、,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性的。4.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A)和糯性(a)是—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因某种原因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其所控制的非糯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B.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红色花粉粒占1/4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

8、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答案】D【解析】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改变,即其控制的生物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Aa),产生的花粉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1:1,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红色花粉粒占1/2,B错误;二倍体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会产生稻穗、米粒,C错误;若含有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