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56382

大小:165.22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7-08-04

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长期以来,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ForeignDirectInvestment,O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东道国,忽视了对投资母国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OFDI的母国经济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关注起先着眼于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OFDI的技术逆向溢出效应引起了广泛关注。OFDI对母国技术进步的逆向

2、技术溢出效应也成为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论题。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出,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逐年加速递增,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备受瞩目的最大资本输出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宁波经济发展快速。民营企业是宁波市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波市经济的中坚力量,在宁波市的对外投资中也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从2000年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开始,宁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一直呈现递增的态势。2009年在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与冲击下宁波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21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3、年增长8.6%。截至2010年9月底,宁波市对外直接投资家数达到1225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15.32亿美元,海外投资企业数量超过深圳、厦门、青岛、广州、大连、杭州等城市,在浙江省全省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居第一位,海外投资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对于宁波民营企业OFDI的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 国内一些学者对宁波民营企业OFDI行为进行了研究,但多数局限于现状、问题和策略分析,而基于宁波民营企业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少之甚少,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补充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来研究宁波民营企业OFDI逆

4、向技术溢出效应,将技术逆向溢出的新课题与宁波民企的可持续崛起进行关联性探讨,以促进宁波民营企业充分有效地利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既有助于新形势下宁波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也为其他地区OFDI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强调,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是拥有超越东道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把这种优势集中于投资母国企业的技术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企业竞争空前激烈,技术竞争成为了决定企业竞争结果的关键因素,迫使越来越多无技术优势企业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获取东道国技术溢出、改

5、善竞争地位的一种手段。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母国技术进步所引发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1)国外研究现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现象的开创性研究始于学者发表的《技术能力与日本在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文,正式提出并检验了这一命题。他们根据1976~1987年间日本对美国FDI的产业数据,运用研发差异这一变量,证实美国产业的研发密度和创新频率与日本研发投入正相关,日本企业大量集中在研发密集型产业,并倾向于采用合资的形式投资,其战略目的显然在于获取和分享美国企业的技术(Kogut;Chang

6、,1991)。随后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日本电子制造企业是在有步骤地进入美国市场,其主要动机是为了技术能力的发展(Chang,1995)。有学者从企业层面分析了日本与美国公司之间通过资本跨国流动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计量分析证实了双向外溢效应的存在,即日本投资到美国不仅对美国本土企业存在知识外溢,而且美国公司对日本的投资企业同样存在知识外溢现象(Branstetter,2000)。有些学者是通过面板数据分析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如有的学者用面板数据考察了瑞典FDI对研发的溢出,发现瑞典不仅FDI流入规模而且FD

7、I流出规模也与国内获得的技术外溢正相关(Braconier;Ekholm;Knarvik,2001);随着学者研究的深入,结果证实无论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对外直接投资都没有对瑞典跨国公司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唯一影响这些公司劳动生产率变量的是他们自己的研发支出和资本-劳动比率。另外,从产业层面上同样没有发现FDI的流入和流出对瑞典制造业生产率提高的影响。Braconeer认为产生这样的原因在于瑞典作为世界上R&D支出经费高的国家,极有可能属于世界技术的领先者。因此,从外部获得的技术溢出很少。(Braconier;Ek

8、holm,2002)。还有的学者研究了东道国对外方跨国公司的技术外部性,其根据1984~1992年间英国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法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动机驱动的外商直接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中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会对英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英国的劳动力单位成本小于国外投资者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尤为显著,从而间接证实了从英国国内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