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III)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III)

ID:45638569

大小:591.3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5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III)_第1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III)_第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III)_第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III)_第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III)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xx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2.暗室中,将一束绿光照在绿叶陪衬的红色玫瑰花上,你看到的是(  )A.绿叶

2、红花B.绿叶黑花C.绿叶绿花D.黑叶红花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  )①热水上方看到“白气”②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③地面上出现结霜④积雪消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  )A.可见光B.紫外线C.红外线D.超声波5.潜望镜、老花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  )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6.下列光理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C.小孔成像D

3、.水中倒影7.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8.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9.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缩小

4、的实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放大的虚像10.百米赛跑中如果计时裁判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他所测得运动员成绩比实际的要()A.好一些B.差一些C.完全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速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1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3.几种

5、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2)秒表的读数为▲s14.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则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m/s,由此,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15.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

6、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可以用▲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关.(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像的大小▲(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选填看到的物体的前方、看到的物体的下方、看到的物体的上方或看到的物体),看到的物体是光的▲形成的。17.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

7、,这是在▲处减弱噪声.18.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m,像与他相距▲m.他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19.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填物态变化名称).第19题图第20题图2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1)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

8、“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态.(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冰的温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冰的温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