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56394

大小:209.64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7-08-04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农产品是浙江出口中仅次于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的第三类出口主导产品,其外贸状况直接影响浙江省“三农”利益的得失和获取比较利益的多寡。在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量连续增长的同时,国外对我国的农产品设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阻碍我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贸组织成立后,各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的发展,减少市场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有意利用世贸组织协议下允许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农

2、产品市场,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这对于浙江农产品出口来说是一大阻碍。而与此同时,我省在突破国外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管理体制混乱,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预警体系和争端解决机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剧了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受损程度。因此,深入剖析当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我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从浙江农产品的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出发,通过经济理论及数据分析,对浙江农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与影响进行研

3、究与分析。同时针对浙江农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外国学者开始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1961年,美国学者在波斯纳(1961)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的论文,提出了技术差距论,阐述了技术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其中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之间存在技术差距。从长期来看,只有缩小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技术性贸易壁垒才可能减少。进入90年代,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兴起,国外学者加快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其中,艾伦·赛克斯(Alan·Sykes)(1995)对有

4、关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国际标准的多边合作、GATT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标准协调活动以及欧盟内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等。他认为:“遵守GATT的有关原则能够有效的克服国家间法规与标准差异所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但是“GATT管理技术性贸易壁垒效力还取决于执行的努力”。在实证研究方面,Larson(2000)用一种简易的实证方法估计了环境法规对出口的影响。在一个简单的小型开放经济体系中,Larson用基本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原理,分析了效率改进和出口价格的调整,结论是:“环境政策越严格,由于直接的高投入价格或

5、间接的数量控制,最终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Moonies(2004)应用贸易引力的模型的研究发现进口国单方面制定产品和生产方面的标准会抑制贸易量的增长,特别是抑制农产品贸易量的增长,但如果贸易双方共同制定产品和生产标准则可以促进贸易量的增长。对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外学者也进行了研究。BarryKrissoff,LCalvin,DGary等人(1997)研究了美国苹果在日本、韩国和墨西哥这三个不同市场面临的关税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并计算出了限制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贸易的限制程度。DanielA·Sumnet,HyunokLee(1997)

6、的研究则细致到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上发生的成本。他们通过分析亚洲针对美国蔬菜的进口规则问题,指出法规能以不同方式在销售链的不同点上增加成本,并且这些法规会影响到国内外的价格水平、外汇流量和贸易量。2.2国内研究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对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研究,大部分研究是在近几年内发生的。2.2.1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上来说,黄海东(2005)认为贸易技术壁垒只要是指WTO/TBT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同时还包括WTO/SPS、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英文简称:WTO/TRI

7、Ps)、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英文简称:WTO/GATS)中的“绿色条款”以及WTO之外由国际社会签署的与环境和资源等问题有关的内容。张明(2006)则从一个新的角度认为TBT概念中心词是贸易障碍,是指由于制定、采用和实施不同的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而造成的必要的和不必要的贸易障碍,必要的贸易障碍为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必要的贸易障碍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证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也作了新的尝试。孙敬水(2005)在对TB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后做出了补充,提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博弈模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国经济效应、对受限国经济

8、效应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对技术性贸易障碍研究。黄志刚(2008)建立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国经济影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