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

ID:45639696

大小:521.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5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优化知能训练 读图,回答1~2题。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B.QC.RD.S2.P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草原气候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第1题,读图可知R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明显。第2题,P地位于澳大利亚内陆,南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C 2.A 读下图,完成3~4题。3.从图上可知,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B.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C.

2、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区D.大陆中部平原地区4.该国大部分居民所属的人种为(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解析:第3题,由图中人口密度的分布得出。第4题,该国大部分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为白色人种。答案:3.B 4.A (2011年黄山高二期中检测)读图,回答5~6题。5.一月由P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  )A.航向为西北B.航向为东北C.航向为西南D.航向为东南6.近几十年,乙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是由于(  )A.填海造陆B.地震频繁发生C.冰架崩裂及消融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解析:第5题,P地位于南美洲南端,Q地位于南极半

3、岛附近,Q地位于P地东南方向。第6题,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周围地区冰架崩裂或消融,引起海岸线的变化。答案:5.D 6.C7.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极进行了26次科学考察,对北极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大洋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中山站在长城站________方向。这两个考察站中,距离北京较近的是________。(3)我国四个极

4、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________。(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最佳应是几月份?原因是什么?(5)结合下表,描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干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南极的气候特点。第(1)题,主要考查南极洲与三大洋的位置关系,可结合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和南美洲、大洋洲进行判别。第(2)题,首先根据两科考站所处的纬度,可判断出中山站位于南侧;然后在两科考站所对应的劣

5、弧间按顺时针(南半球)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中山站在东侧;也可判断出两科考站各自的经度,然后再判断两者的东西方向。两考察站与北京的纬度差相差不大,而中山站与北京的经度相差较小,而长城站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几乎在同一经线圈上,因而可判断出中山站与北京的距离较近。第(3)题,首先确定出四科考站所在地区的经纬度:长城站(62°12′59″S,58°57′52″W)、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昆仑站(80°25′01″S,77°06′58″E)、黄河站(78°55′N,11°56′E),由此可知只有长城站位于西半球,长城

6、站的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黄河站位于北极圈内,常年盛行东北风。第(4)题,极地建站应选择在暖季。第(5)题,对于南极洲气候特征的形成,要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下垫面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答案:(1)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2)东南 中山站(3)长城站 长城站 黄河站(4)8月份(7、8、9)。 此季节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极昼、暖季,利于建站和科学考察。(5)气候特征形成原因酷寒①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地处高纬度,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②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③南极洲表面被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作

7、用强干燥南极洲终年在极地高压的控制下,降水稀少烈风由于低温,南极大陆形成强大的高压中心,与周围形成强大的气压差,因而形成强大的极地东风一、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判断1~4题。1.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2.下列四项,居于Y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3.在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B.盛行东北季风C.时逢干季D.正值多雨季节4.Y地所在

8、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解析: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