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56419

大小:200.46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7-08-04

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改变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要前提。本文在查阅大量的文献、数据的基础上,对宁波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并提出了笔者对宁波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们

2、对该地区经济状况认识的同时,可以促进对该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此外,可以为类似宁波市这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经济学》(SternReview: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对碳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全球变暖将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rossman)等,通过对42个国家界面数据的分析,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的长

3、期关系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到达某个临界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和恢复。围绕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其中以支持CO2排放EKC曲线存在的有效证据居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9)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演化存在3个“倒U型”曲线高峰规律,需要先后经历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高峰和碳排放总量倒U型曲线高峰。牛叔文等(2010)以亚

4、太八国为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71-2005年间能耗、GDP和CO2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建立的面板回归模型显示,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基数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单位能耗和单位GDP排放的CO2低,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邹秀萍等利用1995年~200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显示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倒U型曲线趋势,而与能源消耗强度呈U型曲线关系,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呈N型曲线关系。2、碳减排方法研究国际

5、上,在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上较有影响的是脱钩理论。如Tapio(2005)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等框架而设计了脱钩指标体系,主要反映也就是经济增长等与温室气体减排关系,当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现出不平行的现象,即称经济体系发生了脱钩现象,如果GDP增长率高于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称为相对脱钩,如果经济驱动力呈现稳定增长,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反而减少,称为绝对脱钩。国内学者在碳减排的研究方法上有简单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等。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

6、型、能源消费一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庄贵阳在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分析方面,认为有六种可能途径: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遏制奢侈浪费;发挥碳汇潜力;国际经济合作。3.参考文献[1]何建坤,刘滨.我国减缓碳排放的近期形势与远期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2]牛叔文,丁永霞,李怡欣,罗光华,牛云翥.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联分析———基于亚太八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5).[3]曲建升,王琴,陈发虎,等.我国二氧化碳

7、排放的区域分析[J].第四纪研究,2010,30(3).[4]张志强,曲建升,曾静静.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与减排政策[M].科学出版社,2009,129-136.[5]Stern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TheSternReview[M].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6]Grossman,G.M.,A.B.Krueger.EnvironmentalImpactsofa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

8、ement[M].NBERWorkingPaper,1991.[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4-19.[8]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9]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碳排放特征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