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综合实验探究学案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综合实验探究学案

ID:45648184

大小:417.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5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综合实验探究学案_第1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综合实验探究学案_第2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综合实验探究学案_第3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综合实验探究学案_第4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综合实验探究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综合实验探究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综合实验探究学案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0分)1.(xx全国Ⅲ,27)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1)KIO3的化学名称是      。 (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和KCl。“逐Cl2”采用的方法是     。“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     。“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KI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电解

2、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     ,其迁移方向是     。 ③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                (写出一点)。 答案(1)碘酸钾(2)加热 KCl KH(IO3)2+KOH2KIO3+H2O(或HIO3+KOHKIO3+H2O)(3)①2H2O+2e-2OH-+H2↑ ②K+ 由a到b ③产生Cl2易污染环境等解析(2)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Cl2被逐出,KH(IO3)2结晶析出,“滤液”中溶质主要是KCl;“调pH”目的是生成KIO3,所以选用K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H(IO3

3、)2+KOH2KIO3+H2O(或HIO3+KOHKIO3+H2O)。(3)①阴极区电解质是KOH,被电解的是H2O:2H2O+2e-2OH-+H2↑;②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区移动,故K+由a向b迁移;③“KClO3氧化法”中产生有毒气体Cl2,易污染环境。2.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2)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    (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4、。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研究(3)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试管编号12340.20mol·L-1KI/mL1.01.01.01.0KClO3(s)/g0.100.100.100.106.0mol·L-1H2SO4/mL03.06.09.0蒸馏水/mL9.06.03.00实验现象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  。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

5、,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验三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使用下图装置,加热15.0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   。 (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 资料:ⅰ.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ⅱ.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和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答案(1)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不填“胶头滴管”也可)(2)能(3)①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6、②硫酸浓度为0的对照实验③Cl+6I-+6H+Cl-+3I2+3H2O(4)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无法测算试样含氯总量(或其他合理答案)(5)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称量沉淀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过滤需要漏斗、玻璃棒、烧杯等仪器,而洗涤沉淀也需要漏斗、玻璃棒、烧杯等仪器;(2)若对调B和C装置,可以通过水先把Cl2中的HCl除去,可提高KClO3的产率;(3)①根据图表可看出其他的条件都相同,只有H2SO4的浓度不同

7、,因此该实验研究的是硫酸的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②1号实验中H2SO4的浓度为0,故该实验起到与其他实验对照的作用;③淀粉遇到碘单质会显蓝色,故氧化产物为碘单质,Cl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6I-+6H+Cl-+3I2+3H2O;(4)产生的Cl2会重新溶于水,同时HClO也会发生分解生成HCl,HCl极易溶于水,无法计算氯元素的总量;(5)根据信息可知SO2、H2O2、FeCl2都能将次氯酸或氯气还原成Cl-,但是如果选择SO2会引入S,对Cl-的测定造成干扰,而如果选择FeCl2则会引入Cl-,因此选择H2O2将次氯酸或者氯气还原为Cl

8、-,再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依据氯化银沉淀的质量测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