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45654629

大小:157.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5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雅安市xx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3.回答第II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注意: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

2、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B.政治等级高于宗祛关系C.政治权力小于血缘亲疏  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2.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致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A.强化了中央集权  B. 消除了语言隔阂C. 实现了文字统一  D.促进了文化认同

3、3.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  B. 铁犁牛耕的使用C.社会环境稳定  D. 小农经济的形成4.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战争只能由天子执掌,地位相同的国家不能相互征伐。据此可知,孟子意在A.调解诸侯纷争  B. 反对争霸战争C.规范社会秩序  D. 恢复周王权威5.据春秋时《诗经》的记载,大禹治水的范围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地区。到战国成书的《尚书》中,禹治水的范围不断扩大,有了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这反映了当时A.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自然灾害逐渐频繁C.

4、争霸战争渐趋缓和D.统治疆域急剧扩大6.表1秦朝九卿职能名称职能名称职能奉常宗庙、礼仪、教化宗正皇室宗族郎中令宫中警卫治粟内史租税、财政卫尉宫门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廷尉司法、首都警卫太仆宫廷车马典客少数民族表1反映的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家国同构D. 礼法并用7.图1为西汉初期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 完全承袭了秦朔地方制度C.导致了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8.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

5、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中外朝制度的确立B. 大一统局面形成C.儒家思想成为正统D. 选官制度的变化9.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要求子女成年后强制分家;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一变化说明A.家庭个体经营方式改变B.儒家伦理道德强化C.田庄经济逐步发展壮大D.精耕细作模式形成10.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A.导致了土地兼并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C.加速了

6、皇权衰落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11.南北朝时期,南朝史书中多称北方政权为“岛夷”,而北朝史书中又称南方政权为“索虏”。到唐代,官修史书将南北朝诸帝均列入了帝纪。唐代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突破华夷观念B.维护国家的统一C.促进民族融合D.彰显政权正统性12.绘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图2是唐代马球图璧画(局部)。据此能得出的准确信息是A.唐代娱乐方式丰富多样B.马球在唐代民间的普及C.唐代已出现了马球运动D.马球起源于中国的唐代13.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并得到周天子承认的事件。司马光以此作为《资治通

7、鉴》的开篇,并指出周天子的行为有悖礼制。司马光意在A.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B.希望效仿西周实行分封制C.批判三家分晋对礼制的僭越D.为支持变法提供历史依据14.图3为唐宋岁入钱币与实物数量统计趋势图。据此可知,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家庭手工业经济走向衰败15.在儒学发展史上,西汉武帝时期《诗经》《尚书》等五经成为国家的教科书,后来《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儒学教育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B. 儒学糅合诸子学说

8、C.科举制度创立发展D. 程朱理学日渐兴起16.元朝时,科举制经历了先废除后重建的过程,实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